感到焦虑时,问自己一句话
最近,有网友说感到一阵阵焦虑——随着年龄变大,生活给予的空间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力不从心;朋友都结婚了,怎么自己连个对象都没有……慢慢地,就好像被焦虑裹挟着,做每一件事的前提都是“我怕”,而不是“我想”,人变得越来越恐惧身边未知的变化,害怕失去对生活的掌控。
最近,有网友说感到一阵阵焦虑——随着年龄变大,生活给予的空间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力不从心;朋友都结婚了,怎么自己连个对象都没有……慢慢地,就好像被焦虑裹挟着,做每一件事的前提都是“我怕”,而不是“我想”,人变得越来越恐惧身边未知的变化,害怕失去对生活的掌控。
深夜11点,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未完成的PPT,你咬着嘴唇删掉又重写第三遍文案;同事无心的一句评价,在脑海里循环播放三天;想开始健身计划,却在瑜伽垫前刷了两小时短视频……这些熟悉的场景,正是现代人陷入精神内耗的日常切片。当我们被焦虑、自责、犹豫反复拉扯,就像一台
→ 温和却隐形:你像一杯常温白开水,不争不抢但易被忽视,常被贴上“老好人”标签。
抑郁症就像隐形的敌人,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内心世界。近日,一项涉及600例抑郁症患者的大规模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发现:易患抑郁症的人群往往具有五个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像是提前埋下的"情绪地雷",在生活压力的触发下随时可能爆发。
你可能认识这样一个摩羯座朋友,初次见面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冷的像冰块,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锅刚出锅的烤地瓜,人们总是说他们“高冷”,其实只是把暖水瓶属性藏的太严实了而已。
作为家庭教育传播者,我深知父母常因孩子的"叛逆""不听话"而苦恼,却鲜少意识到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焦虑情绪。数据显示,69.6%的家长存在教育焦虑,而这种焦虑会在日常互动中悄然传递给孩子。当孩子出现以下五种反常表现时,或许正是他们发出的"焦虑求救信号":
上周去闺蜜小玲家做客,差点被她的新操作闪瞎眼——这女人居然把娃的旧玩具挂闲鱼卖了八千块!更绝的是她指着阳台堆积如山的快递箱跟我说:"看见没?这都是钱,就看你舍不舍得弯下腰捡。"
大家好,我是珍汪,坐标黑龙江齐齐哈尔,今年18岁上高二,enfp,名副其实快乐小狗,是渡过常驻活跃人员及气氛组,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直播,希望我的出现会给大家带来一点快乐!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不合理想法(强迫思维)和无法控制的行为(强迫行为),这些症状常常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尽管每个患者的性格表现不尽相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格倾向
最近刷朋友圈,10个年轻人里8个自称“强迫症”:有人晒书架,书必须按彩虹色排列;有人吃火锅,丸子要凑齐七种颜色;还有人见不得微信有小红点,连“文件传输助手”都要点开……
凌晨两点的朋友圈,总有人发:“又失眠了”“好累啊”“明天怎么办”。
这几年,我身边越来越多90后朋友当了妈妈,和她们谈论当妈妈的经历和感受之后,我发现:成为妈妈这件事,远比大家想象中要难得多。
根据最新一期小岛电台广播,游戏总监小岛秀夫透露,截至2025年4月中旬录制时,游戏完成度仍维持在95%,由于大量细微漏洞的出现,目前开发已进入最终修复阶段。
根据最新一期小岛电台广播,游戏总监小岛秀夫透露,截至2025年4月中旬录制时,游戏完成度仍维持在95%,由于大量细微漏洞的出现,目前开发已进入最终修复阶段。
好多人都心里住着一个“磨人精”,白天上班好好的,突然想起三天前说错的一句话,恨不得抽自己两下。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明天的工作、下个月的房贷、十年后的生活,全在脑袋里乱成一团。明明啥也没干,却累得像跑完马拉松——这就是内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作为一个健身flag常立又常倒的人,听完这一期之后,意外地没有“鞭子抽在身上”的“卷”感,反而获得了一种平静和安慰。
在乒乓球台前,孙颖莎素以"小魔王"的犀利球风著称。然而在某次训练中,这位世界冠军却上演了一出令人捧腹的"迷糊莎"时刻——她认真地将球挑进了对方的球框,被工作人员当场"蛐蛐"(调侃)。镜头捕捉到莎莎那瞬间的表情:先是困惑地眨了眨眼,继而恍然大悟,最后绽放出带着羞
拖把在16岁被确诊为双相,如今已经过去6年了。这些年里,她一边康复,一边成长,并且开始同步运营一个有关双相的播客。她将分享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康复,并正在学着对自己更耐心更友善的拖把。
手机里存着108条「明天开始减肥」的备忘录,电脑桌面躺着23个「待完善」的创业方案,收藏夹里塞着500+篇「马了就看」的成长干货——
我们有时相信——热爱写作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要求比任何读者都更高。我们希望自己写的每一篇作品都非凡非凡。字字珠玑,每个想法都发人深省。一页又一页,日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