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改写癌症治疗格局!溶瘤病毒疗法登上《Cell》
最近,医学领域又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025年3月11日,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溶瘤病毒治疗晚期癌症的重大研究成果,一时间引发了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
最近,医学领域又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025年3月11日,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溶瘤病毒治疗晚期癌症的重大研究成果,一时间引发了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
3月17日,上海科技大学在国际生命科学顶刊《Cell》以“Ligand-induced ubiquitination unleashes LAG3 immune checkpoint function by hindering membrane sequest
近日,山东大学高成江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杂志(中科院一区TOP/JCR Q1)发表题为“IDR-driven TOLLIP condensates antagonize the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by promo
1 月 18 日,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期刊《Cell》在线正式发表了广西医科大学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永祥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Hyperacute rejection-engineered oncolytic virus for interv
在细胞中,线粒体(mitochondria)如同微型发电厂,通过氧化磷酸化(OXPHOS)为生命持续供能。然而,这座发电厂的核心密码——线粒体DNA(mtDNA)却异常脆弱,其大片段缺失(deletion)可引发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早衰甚至猝死。研究人员长期被困
2 月 7 日,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团队再发顶刊【 2024 年在《nature》发表研究论文】,在著名国际生命科学期刊《Cell》以“Multiple independent acquisitions of ACE2 usage in MERS-re
1 月 7 日,最新一期国际学术顶刊《Science》和《Cell》出刊,本周中国无最新研究论文发表。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学付玉杰教授团队在Cell子刊《Developmental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anopore RNA direct sequencing identifies that m6A modification is essen
腊月里来,寒意越是料峭,越是预示着春意的萌动,孕育着草木的生发。山河远阔,道路明辉,我们以岁序的更替为节点,为下一次出发整装蓄势,为再一次启航盘弓错马,在日新日进的岁岁年年中,以跬步至千里,汇爝火成浩浩辉光,将平凡的岁月书写为壮丽的奋斗篇章。这个寒假,山大融媒
2025年1月22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研究所宋豪团队、病理科孙磊团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Recept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在植物区分共生与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以“A pair of LysM receptors mediates symbiosis and immunity d
研究人员绘制了致命尼帕病毒一个关键部分的分子结构和特征。细胞实验显示了病毒聚合酶(一种参与病毒复制的蛋白质)的变化如何改变病毒复制自身并感染细胞的能力。进一步分析显示,尼帕病毒聚合酶的某些部分可能使病原体对药物敏感。
1 月 21 日,中国农业大学在国际生命科学权威期刊《Cell》(细胞)以“A natural variant ofCOOL1gene enhances cold tolerance for high-latitude adaptation in maize”
2024年全网最全30省985/211文理分数排名汇总完结版(建议收藏)重磅!第五轮学科评估全部99个学科A类完整名单独家发布!(建议收藏)2024高考必看:31省985/211录取最高分、平均分全网唯一发布!(建议收藏)(2023最新版)学历贬值:1998-
在科研的世界里,一个小小的个人触动就能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最近,一位北大肖教授因为女儿的痛经问题,决心研发一种新的痛经药,这一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12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管清美教授和马锋旺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Developmental Cell上发表了题为“Natural variation in an HD-ZIP factor identifies its role in contr
在明星艺人的带动下,16+8(8小时进食,其余16小时空腹)轻断食一度成为减肥界和养生圈的“顶流”。网友争相晒出“体重减轻”、“腰围变小”等成果,甚至有人觉得“精神变好”,颇有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
泰山晚报讯2024年是《Cell》创刊50周年,日前,CellPress(细胞出版社)推出了“50位启迪未来的科学家”项目,他们的研究和职业生涯推动了创新、跨越了界限并激励了未来的领导者。50位科学家中有14位华人,泰安一中校友、清华大学寄生虫和病毒学家程功教
在众多干预老化的方法中,"轻断食"可谓近年来最流行的手段之一。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上古"辟谷"论)、实验证据众多、经济便捷、还有减肥等作用……诸多优势让它从红毯明星一路火到普罗大众。
在众多干预老化的方法中,“轻断食”可谓近年来最流行的手段之一。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上古“辟谷”论)、实验证据众多、经济便捷、还有减肥等作用……诸多优势让它从红毯明星一路火到普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