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

中国印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挑战

中国印度研究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学术基础。然而,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自身的发展都对中国印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区域国别学被确立为一级学科后,学术界亟须系统梳理中国印度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当前研究格局,推动中国印度研究在新时代实现新的发展与突破

历史 研究 印度 中印 印度哲学 2025-06-26 14:24  6

梁漱溟|评胡适,梁漱溟评胡适

关于胡适问题,他那个人可以说在学术、思想界有贡献,这就是他的白话文、新文学运动、新思潮,在北大开出来,他是头一个有功的。不过他这个人,所以能享大名,是因为他的头脑明爽,可是浅,浅而明,这两个字。他是不能深入的。这个人,我说他不能深入,一般。当时中国,那个时候,

胡适 梁漱溟 印度哲学 胡适传 林琴南 2025-06-01 07:15  6

为什么中国对古印度的文化输出远低于古印度对中国的文化输出?

印度的“佛光普照”:公元前2世纪,印度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空降”中国,直接改写中国历史!敦煌壁画、龙门石窟、甚至《西游记》里的唐僧取经,全是印度佛教的“文化植入”。反观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门槛高、难传播,连越南都更爱翻拍中国网文,而不是学孔子。中

佛教 龙门石窟 郑和下西洋 南越 印度哲学 2025-03-10 01:1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