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香江岁月:张爱玲第二次赴港的漂泊足迹与创作转型(1952-1955)

1952年7月,张爱玲抵达香港,这是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她将户口迁至香港渣华街62号三楼,这个地址位于北角——一个有着“小上海”之称的区域,这里汇聚了众多从上海迁徙而来的移民。根据上海市国民身份证申请书以及淳子在其著作中引用的张爱玲户籍调阅报告,我们能够

创作 张爱玲 香江 邝文美 宋淇 2025-05-12 15:19  1

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

中国智识阶级这许多年来一直是无神论者。佛教对于中国哲学的影响又是一个问题,可是佛教在普遍人的教育上似乎留下很少的痕迹。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

张爱玲 宗教 基督教 红灯照 智识阶级 2025-05-08 09:29  3

裂帛之声:论张爱玲笔下肉身与灵魂之辩

在上海公寓斑驳的百叶窗下,张爱玲曾用一支蘸满冷香墨水的钢笔,在泛黄稿纸上写下惊世骇俗的断言。那些文字如同淬毒的银针,刺破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温情脉脉的面纱,暴露出人性深处最赤裸的肌理。当"通往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这句谶语般的话语在时空褶皱中浮现时,我们看到的不

灵魂 张爱玲 裂帛 张爱玲笔下 笔下肉身 2025-05-07 20:11  4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战争,一极是精明的计算,一极是绝望的浪漫

张爱玲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传奇。提起张爱玲,我们心中不自觉地浮现那些天才的比喻(“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苍凉的风情(“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生动的心理(“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

爱情 张爱玲 许子东 细读张爱玲 张错 2025-05-07 15:09  3

520 大屏示爱,让爱闪耀城市!

以前啊,总觉得表白就得是两个人偷偷躲在角落里,或者在烛光晚餐时,含情脉脉地说出那三个字。就像在校园里,拉着对方躲进小树林,手心里攥出汗,才敢轻轻吐出“我喜欢你”。那时候,以为这样的方式才足够纯粹,够浪漫。

城市 led 张爱玲 烛光晚餐 示爱 2025-05-03 11:32  5

书里书外

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和介质,是生活中绕不开的关键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分为书里与书外。书里有什么?书里有知识,有人类文明的记录,有智慧的集合,有“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世界”。书外有什么?有热气腾腾的烟火,有日常流年的生活

张爱玲 书籍 瓦尔登湖 天才梦 凡俗 2025-04-30 08:40  5

【苍凉底色里的生命凝视——读张爱玲《红楼梦魇》】

翻开张爱玲《红楼梦魇》仿佛看见她用朱砂笔批注的《红楼梦》残卷,恍若踏入缀满铜绿的古铜镜迷宫。这位在乱世里书写"苍凉手势"的作家,用十年光阴将四百余条批注织成蛛网,每一根银丝都沾着对宿命的叩问。她说《红楼梦》是"梦魇",或许正是因这字字句句都映照着生命本相的寒光

底色 张爱玲 常德公寓 红楼梦魇 苍凉底色 2025-04-20 01:40  5

究竟什么样的文字算是有灵气?

我在下发布了一条评论 有灵气的文字总结下来有三个特点: 一是用最普通的词写出别人想不到的视角(比如鲁迅写两棵枣树), 二是能让画面在脑子里自动播放(像汪曾祺切西瓜的咔嚓声), 三是读完后心里能环绕好几天(张爱玲的比喻让人掉进故事里)。 我觉得灵气其实是文字和内

灵气 张爱玲 枣树 汪曾祺 切西瓜 2025-04-18 15:2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