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做事能让人更成功!进入“心流”状态,一天工作4小时就足够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每天工作8小时不够,那就工作13个小时,甚至15个小时,16个小时……总想着只要自己能够用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功。弗吉尼亚大学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会自然而然的默认以加法为基础解决问题。刚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每天工作8小时不够,那就工作13个小时,甚至15个小时,16个小时……总想着只要自己能够用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功。弗吉尼亚大学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会自然而然的默认以加法为基础解决问题。刚
刷完3小时短视频后,连看完一篇长文章都吃力,“电子失忆症”成为社交热词,人工智能的思考过程取代了我们的自主思考……斯坦福教授的实验显示,每天被算法投喂信息的人,决策力比系统阅读者下降47%。
他6岁登基,9岁被赶下王位,19岁又被扶上王座,26岁彻底亡国,接下来的45年,他在异国他乡漂泊,甚至为了生计卖掉了象征至高荣誉的勋章……这听上去像是一出戏剧,但它确确实实发生在罗马尼亚末代国王米哈伊一世的身上。
在硅谷创业圈流传着一个真实案例:移动支付公司Stripe创始人帕特里克·柯里森在融资关键期遭遇技术故障,他却在会议室带领团队进行10分钟正念冥想,最终拿下1.5亿美元融资。这个场景完美诠释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发现:情绪质量决定大脑80%的决策效
·心流(Flow)是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个体全神贯注、沉浸其中并感到极大满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