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进行时丨灵台:田垄之上 新绿待萌
“今天又发出12吨玉米种,必须赶在4月前全部入户!”在灵台县隆丰种业仓储中心,负责人孙號杨盯着调种计划单神情紧绷,为全县13个乡镇、近百经销商选配、推送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半点马虎不得。
“今天又发出12吨玉米种,必须赶在4月前全部入户!”在灵台县隆丰种业仓储中心,负责人孙號杨盯着调种计划单神情紧绷,为全县13个乡镇、近百经销商选配、推送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半点马虎不得。
在陇东大地,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以奉献为笔、以爱心为墨,用十年光阴在灵台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志愿故事。自2016年灵台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超10万小时,服务群众约15万人次,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青春服务网”,让“青春志愿红”成为灵台大地最
中国甘肃网3月24日讯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马文军)春日融融,暖风和煦,灵台大地冬小麦正逐渐褪去冬日的慵懒,纷纷踏入返青关键期。为确保冬小麦及时“吃”上返青肥,灵台县邵寨镇抢抓近期降雨前有利时机,组织各村积极开展小麦追肥作业,为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力做好中小学生上下学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灵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立足辖区实际,科学决策、精心安排、多措并举强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校园交通环境。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曾经,牛粪总是让人避之不及,而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这奇妙的转变,正是灵台县借助循环农业,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惊艳操作!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曾经,牛粪总是让人避之不及,而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这奇妙的转变,正是灵台县借助循环农业,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惊艳操作!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黄金时期,广袤的田野间,春耕生产的热潮正在涌起,田间农机隆隆作响,农户们忙碌其中,每一寸土地都氤氲着无限的生机,一幅幅饱含生机与希望的田园盛景正在徐徐铺展。
为便于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现将2025年稳定实施的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发布如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正是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灵台县抢抓土壤墒情较好有利时机,把顶凌覆膜作为有序推进春耕的重要环节,掀起了春季顶凌覆膜的工作热潮。
又是一年春风起,莘莘学子踏春归,2月24日,灵台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行课,为了能让孩子们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灵台县公安局提前谋划、精心组织,深入校园开展安全检查,优化完善护学岗勤务模式,用心上好开学第一课,全力护航春季开学季,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黄金时期,广袤的田野间,春耕生产的热潮正在涌起,田间农机隆隆作响,农户们忙碌其中,每一寸土地都氤氲着无限的生机,一幅幅饱含生机与希望的田园盛景正在徐徐铺展。
一棚棚辣椒果实累累,一畦畦菜苗绿意盎然……仲春时节,灵台县中台镇杨村设施蔬菜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园内生机勃勃。园区内,设施多茬连产种植区、种苗培育保供区等五大功能区协同发展,构建起一条完整的蔬菜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春日融融,暖风和煦,灵台县邵寨镇的冬小麦正逐渐褪去冬日的慵懒,纷纷踏入返青关键期。为确保冬小麦及时“吃”上返青肥,邵寨镇抢抓3月14日降雨前有利时机,组织各村积极开展小麦追肥作业,为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陇东大地,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以奉献为笔、以爱心为墨,用十年光阴在灵台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志愿故事。自2016年灵台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超10万小时,服务群众约15万人次,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青春服务网”,让“青春志愿红”成为灵台大地最
人勤春来早,备耕正当时。3月6日,走进灵台县中台镇西川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的育苗大棚,一片蓬勃生机扑面而来。农户们抢抓农时,积极培育蔬菜种苗,为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丰富群众的“菜篮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3月10日,在灵台县西屯镇店子村的农田里,记者看到覆膜的农机往来穿梭,村民们在各自地块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整地、施肥、起垄、铺膜作业。大片良田宛如披上了银色的新衣,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3月10日,在灵台县西屯镇柳家铺村的农田里,记者看到覆膜的农机往来穿梭,村民们在各自地块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整地、施肥、起垄、铺膜作业。大片良田宛如披上了银色的新衣,在明媚阳光下熠熠生辉。
《庄子·庚桑楚》:“备物以将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内于灵台。”晋·郭象注:“灵台者,心也。”
人勤春来早,备耕正当时。3月6日,走进灵台县中台镇西川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的育苗大棚,一片蓬勃生机扑面而来。农户们抢抓农时,积极培育蔬菜种苗,为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丰富群众的“菜篮子”提供了有力保障。
“嘟嘟嘟……”在灵台县什字镇西郊村的千亩小麦农田里,农机手们驾驶着旋耕机马力全开。旋耕机来回穿梭,溅起点点泥土,农田里“土浪”翻滚跃动,犹如在大地上画出一条条线谱。经过翻耕作业,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舒展“筋骨”,沐浴春日暖阳。在农田的另一头,顶凌覆膜工作也紧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