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瑶:爱国与立身——论2021 西北红色校园戏剧的正面人物形象
从 1921 年到 2021 年,百余年历史,如今回望只觉峥嵘数载,艰难困苦亦为砺剑之石。百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艰苦奋斗,最终取得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胜利目标。2021 年正值我党建党百年之际,为歌颂党百年以来的伟大成就,西北地区各个学校都结合自身校园
从 1921 年到 2021 年,百余年历史,如今回望只觉峥嵘数载,艰难困苦亦为砺剑之石。百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艰苦奋斗,最终取得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胜利目标。2021 年正值我党建党百年之际,为歌颂党百年以来的伟大成就,西北地区各个学校都结合自身校园
在1999年9月18日的表彰研制两弹一星科研专家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决定追授两弹一星元勋奖章,获此殊荣的有七人。有一人是为大家所不熟知的,他的名字叫郭永怀。
那是在1947年春天,我和老郭(郭永怀)认识不久,一天,他告诉我,“我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到康奈尔大学来参加学术会议,明天我要请他们到家吃饭,我买了一只鸡,你帮我把鸡汤炖好”,两人进来后我一看,一个是钱学森,一个是林家翘。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两人。
1900年,正阳门下裹着红头巾的义和团民冲向侵略者的炮火,他们用血肉之躯点燃的不仅是抗争的硝烟,更是一个民族文明基因的觉醒。当德制大炮震碎琉璃瓦时,这些“愚昧”的反抗者或许未曾想到,他们胸膛里的热血已化作文明火种,在钱学森焚烧证件的火光中、在福建舰甲板上飘扬的
清明寄哀思,家书载忠魂。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1日,颍州区人民检察院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道德讲堂主题活动,活动以“诵读红色家书,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通过诵读烈士家书、回溯英雄事迹,引导全体干警在追思中感悟信仰力量,在缅怀中凝聚奋进之志。
1956年,美国,在康奈尔大学附近的寓所里,郭永怀一家正准备拍摄一张合影,镜头前,郭永怀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学者的睿智与沉稳。
201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两个新发现的小行星分别命名为“郭永怀星”和“李佩星”,以纪念这夫妻二人对科学、教育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