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变“油香”,金开新农延伸农业产业链 “链”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眼下,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后徐村1160余亩油菜已完成收割。“今年的油菜收成不错,油菜籽产量突破了200吨,预计菜籽油产量可达7万斤。今年我们第一次在深加工环节发展菜籽油、油菜花蜜等产品,我们的原材料好,榨出的油品质高,上市后肯定会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谈起今年
眼下,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后徐村1160余亩油菜已完成收割。“今年的油菜收成不错,油菜籽产量突破了200吨,预计菜籽油产量可达7万斤。今年我们第一次在深加工环节发展菜籽油、油菜花蜜等产品,我们的原材料好,榨出的油品质高,上市后肯定会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谈起今年
走进贾川乡崖湾村,500多亩油菜已褪下“绿衫”,换上“金衣”,金黄的菜籽颗颗饱满,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伴随着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只见一株株油菜被快速地“喂”入机器,切割、脱粒、分离等工序一气呵成,圆润饱满、乌黑发亮的油菜籽则通过卸粮口不停地装入
在准格尔旗,山药芥芥油烙饼是家家户户灶台上的常客,铁锅里腾起的油香,能飘满整个院子。而我最惦记的,是妈妈烙的那一口,从扎着羊角辫吃到穿起围裙,这味道早和童年的记忆焊在了一起。
冬播“一粒籽” 夏收“万斤油”初夏时节武都区白龙江河谷地带4万多亩油菜籽迎来成熟季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菜荚翻涌,大地留香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金黄的油菜田里连片的油菜长势喜人饱满的菜籽角挂满油菜秆农户们挥动着镰刀熟练的将一棵棵油菜割倒整齐有序
近日,太湖县百里镇大地上一片金黄灿烂,油菜花褪去娇艳的花朵,饱满的菜籽荚挂满枝头,宣告着又一年油菜丰收季的到来。田野间,处处是忙碌而喜悦的景象,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欢快乐章。
5月14日,双凤社区紧扣农时推进油菜机械化收割作业,港中旅温泉酒店附近的油菜田全域启用收割机开展作业,全力保障油菜籽颗粒归仓。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田垄上,同步完成油菜收割、脱粒一体化作业,较传统人工收割效率提升10倍,亩均节约人工成本80元,每亩产量在300斤左右
连日来,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1.2万亩油菜已经成熟。在该县尖峰乡沙背村、营前村的油菜集中连片示范点,联合收割机列队作业,所到之处油菜籽尽数归仓。机械齿轮飞速转动,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收获时油菜壳与秸秆经机械粉碎成细末后,均匀铺洒在田间,实现秸秆
冬播“一粒子”,夏收“万斤油”。刚踏入5月,文县“两江八河”流域便奏响丰收序曲。去年种下的4.51万亩冬油菜褪去金黄花海,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坡坡坎坎间垂下饱满的果荚,农人们正抢晴好天气开镰收割。
春风唤醒长江两岸的万亩油菜花田。4月14日,“大地丰味”走进了农业农村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核心科技示范户”——黄陂区祁家湾刘小丫家庭农场。
妈妈的味道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于苏小芳来说,妈妈的味道藏在一个个小小的面团里,在灶房升腾起的暖融融的面香里,在面粉与热油之间传承的古老手艺里……
“妈妈的味道”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于苏小芳来说,“妈妈的味道”藏在一个个小小的面团里,在灶房升腾起的暖融融的面香里,在面粉与热油之间传承的古老手艺里……
早晨漫步荆州街头,喧嚣声中,一阵独特的香气悄然钻入鼻腔,那是一种混合着米香、油香和芝麻香的奇妙味道,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循着香气走去,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映入眼帘,招牌上写着“油香”。老板正从油锅里捞出一个个金黄酥脆的小圆饼。这就是荆州人的早餐小吃——油香。它
“我们对现有妇女创办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商家进行精准摸排,对销售较好的商户进行奖励,提升商家推广‘妈妈油香’的积极性。同时,联合花儿直播间、巾帼直播间等新媒体推广海原‘妈妈油香’各种产品,努力增加销售量。”近日,海原县妇联相关负责人田智梅告诉记者。
“妇联的娘家亲人们,我们带着喜讯来啦!”近日,西吉县什字乡党委书记马爱萍引领着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轻姑娘,满腔热忱地走进了自治区妇联的大门。她们手中紧握着一面熠熠生辉的锦旗与一封情深义重的感谢信,脸上绽放着骄傲与感激的灿烂笑容。自治区妇联的同仁们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