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姑小学:在烟火气中体验劳动之美
近日,东山乡妙姑小学校园内炊烟袅袅、香气四溢,一场以“劳有所获 动见成长”为主题的生活与劳动实践活动火热开展。学生们走出教室,化身“小厨师”“小帮手”,在烟火气中体验劳动之美。
近日,东山乡妙姑小学校园内炊烟袅袅、香气四溢,一场以“劳有所获 动见成长”为主题的生活与劳动实践活动火热开展。学生们走出教室,化身“小厨师”“小帮手”,在烟火气中体验劳动之美。
游在祥云,您将留下一段段美好的回忆;吃在祥云,您的味蕾将得到极大的满足;乐在祥云,您能感受到无尽的欢乐与热情……
村民李秀凤是祥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绣坊里,这位62岁的彝绣传人正在穿针走线,一朵朵鲜活的花在她的手上绽放。作为家族第四代绣娘,李秀凤从事刺绣33年,先后获得手工绣二级职业证书和“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等称号,其作品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走进东山乡初级中学,琅琅书声与山间的鸟鸣交织;彝绣社团的窗边,五彩丝线在绣布上流转;数字油画社的桌前,少年们正专注勾勒线条……
“以前桑树间距空着,总觉得浪费。”去年于国祥尝试在修剪后的桑园套种贡菜,两分多地就增收两千元左右。而且东山特有的山区气候使贡菜生长期与桑树发芽期自然错开,既不影响桑叶生长,又能利用冬闲土地,形成时间互补的生态循环。这种“地上种菜、枝上采叶、棚中养蚕”的模式,正
4月8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春耕正当时。田野间,农民们身影忙碌,与轰鸣的机器共同绘就一幅春耕繁忙图。一体化播种、施肥、喷药、铺膜机在田间高效穿梭,为春耕插上了机械化的翅膀。春风吹过,农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希望的种子在沃土中生根发芽。
加强对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的分析研判,强化乡村组三级联动,全面梳理责任区域,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确保森林防火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百合,素有“蔬菜人参”之称,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大理州祥云县东山乡凭借高海拔、凉爽气候和肥沃土壤,成为百合生长的理想之地。 当地百合个大、色白、口感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深受市场青睐。
时值春日,阳光温柔地洒落在宁静的东山乡小庄子村,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间景象映入眼帘。村民们正穿梭在翠绿的田间,忙碌而有序地采收着贡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分享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美好生活。
在干海村和大古者村的田间地头,有的村民正在将一袋袋分拣好的百合种子从三轮车上卸下来,有的忙着翻土、整地、碎土、起垄,有的来回穿梭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放种、施肥、覆土、盖松毛、浇水,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形成一幅靓丽的种植画卷,整齐排列的田垄寄托着村民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