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玉米密植高产技术集成推广“奇台农场模式”
为总结推广近年来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聚焦稳粮保供和种植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深化创新引领、提升服务效能、履行主责主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征集了种植业技术推广典型案例。自6月10日起,陆续展示推介20个典型案例,内容涵盖体系队伍建设、机制方法创新、技术
为总结推广近年来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聚焦稳粮保供和种植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深化创新引领、提升服务效能、履行主责主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征集了种植业技术推广典型案例。自6月10日起,陆续展示推介20个典型案例,内容涵盖体系队伍建设、机制方法创新、技术
“玉米地里走,一步三摇头”,这句农谚生动刻画了农民在田间地头纠结玉米种植密度的场景——苗子稀疏了怕浪费土地,挤得太密了又担心棵棵瘦弱。玉米地里,究竟该让玉米苗“摩肩接踵”还是“疏朗有致”?科学数据与田间实践,正为我们揭示答案。
玉米高产难突破?关键在"密度"!3步定制你的黄金种植法。很多老乡种玉米,年年跟风撒种子,结果秆子挤成一团,棒子小得可怜。今天就掰开揉碎告诉你,玉米想高产,密度才是核心!
4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作科所副所长王文生、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分别代表双方签约。作科所所长周文彬、所长助理邢丽丽、李少昆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共同见证了签约。……(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之一,夏玉米播种面积1.8亿多亩,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35%以上,是最大的夏玉米产区。该区域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密度偏低、生产管理粗放、水肥利用率低和生产逆境频发等问题,本技术以密植高质量群体构建和水肥精准调控为核心,集成各项关键技
当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然而,玉米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用水量大、肥料利用率低、产量增长缓慢等问题,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玉米种植面临着巨大的用水压力。因此,研究和发展节水增粮技术对于改善玉米种植现状、提升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玉米密植滴灌节
针对当地玉米种植密度偏低、水肥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研究员岳竞之深入解析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增产原理。他详细讲解了耐密抗倒伏品种筛选、北斗导航精准种肥同播技术应用,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环节,并现场发放了50余份《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要点》资
紧凑型品种:该类玉米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通风透光性好,适宜密植。一般每亩种植密度可在 4500 - 5500 株左右,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凌晨四点,村东头老赵家的玉米地传来阵阵骂声——两垄间距半米的"密植试验田"倒伏成片,棒子小得像手指头。反观隔壁老王家的地,株距足有80厘米,玉米秆却壮得能当扁担使,沉甸甸的棒子压弯了腰。种了三十年玉米的老把式摔了锄头:"密植不是乱种!搞不清这个数,趁早别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