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等CNS近垄断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北大和南大各2成果
国家自然基金委评选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今年于3月26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由基金委窦主任正式宣布。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各获奖成果:
国家自然基金委评选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今年于3月26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由基金委窦主任正式宣布。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各获奖成果:
在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福建省肿瘤医院邹子骅副主任医师开展的两项真实世界中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获选大会壁报展示(摘要90P&91P)。邹子骅医生应本刊邀请,详细分析了这两项研究的发现及临床实践价值。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10%~2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存在脑转移(BMs),且整个疾病过程中脑转移发生率可高达40%,尤其是具有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其发生脑转移风险更高,其中以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最为突出
2025年3月13日晚,山东大学孙金鹏、于晓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姜长涛和孔炜合作作为共同通讯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在Scienc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通过FPR2受体传递的神经酰胺代谢信号抑制脂肪细胞的产热作用。该研究首次鉴定出FPR
这些研究构建了神经酰胺信号转导的分子拓扑图谱,颠覆了脂质分子仅通过扩散作用调控代谢的传统认知。基于受体结构开发的变构调节剂与脂质纳米靶向载药系统,有望为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提供了精准干预策略。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膜受体 G 蛋白偶联受体(GPC
2025 年 3 月 13 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孙金鹏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姜长涛教授和孔炜教授团队及山东大学于晓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Metabolic signaling of ceramides thro
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靶向癌细胞表达的特定蛋白,将疗法精准递送至肿瘤。而在一项发表于Nature Cancer的研究中,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受微生物启发,开发出一种抗体-毒素偶联物(antibody–toxin conjugate, ATC)。该疗法突破
无损检测人员证书的考试通常有不同的级别,常见的等级为Level I(初级)、Level II(中级)和Level III(高级)。每个级别的要求不同,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月 7 日,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团队再发顶刊【 2024 年在《nature》发表研究论文】,在著名国际生命科学期刊《Cell》以“Multiple independent acquisitions of ACE2 usage in MERS-re
本周,我国机构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的发文量迎来了爆发,国内学者本周共发表了12篇顶刊文章,其中Nature3篇,Science2篇,Cell更是历史性的发表了7篇。
刚刚过去的2024年,大多中国药企的日子并不好过。无论是产业内融资困难与创新内卷的两难境地,还是政策端医疗反腐和集采控费的双重打击,均未有见底信号。产业内翘首以待,上下求索,试图找到新的增量和新的出口。
1 月 21 日,中国农业大学在国际生命科学权威期刊《Cell》(细胞)以“A natural variant ofCOOL1gene enhances cold tolerance for high-latitude adaptation in maize”
截至发稿前,在 2025 年,中国高校作为论文第一单位,在国际学术领域三大顶刊——《自然》《科学》以及《细胞》,已发表 18 篇研究论文。
随着学术界对研究质量的要求提高,国际顶刊更加注重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的严谨性以及结果的可靠性,这使得投稿难度相应增加,然而依旧有一批高校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研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已深入人心。相较于对单个样本或少数样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无法全面理解其在复杂生物系统中的应用,大队列蛋白质组学则能够捕捉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蛋白质表达和修饰的动态变化。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表《用于稳定、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晶圆级单层MoS2薄膜集成》研究成果,实现了 22.8% 高功率转换效率(PCE)和 1200 小时后PCE损失
四川大学,简称川大,位于四川成都,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 ,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 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英才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类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增长,老龄化的步伐也在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如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老年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带来了更大的精
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杨青教授团队破解害虫防御和解毒机制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许操团队开创环境智能高产稳产作物育种新策略深圳大学刘宏涛团队发现蓝光受体CRY2在黑暗中具有功能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解析玉米籽粒脱水机制,为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找到新“钥匙”王冰等发现植物激素
不过,这种曲折,依然十分清晰地提醒着我们,大脑是一个多么复杂又精密的黑匣子。而对增长的渴望,依旧鼓励着药企在这一领域持续探索,无视失败、前赴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