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纸短 家国情长—红色家书每日展播(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将自己的理想信仰和思亲念乡之情,都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红色家书载忠魂,纸短情长激担当,家书纸短,镌刻的是烽火岁月里的铁骨柔情;家国情长,流淌的是百年征程中的热血信仰。从革命年代“未惜头颅新故国”的慷慨绝笔,到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将自己的理想信仰和思亲念乡之情,都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红色家书载忠魂,纸短情长激担当,家书纸短,镌刻的是烽火岁月里的铁骨柔情;家国情长,流淌的是百年征程中的热血信仰。从革命年代“未惜头颅新故国”的慷慨绝笔,到新
谢觉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人民司法制度奠基者之一。《谢觉哉家书》共收录谢老1919年至1965年之间书信115封,内容涉及子女教育、家庭、家乡事务等,反映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对晚辈的严格要求和教导,对于传播红色家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备受读
1950年的一天,毛主席突然收到了一封谢觉哉同志递交的报告。上面显示,他最近联系上了段德昌同志的孩子,并且对方还向中央提出了一个请求。
她是长征时大名鼎鼎的“九趾女红军”,是登上春晚的世纪老人,是将家国刻进人生的“王定国”。
1913年,王定国出生于四川营山县一个赤贫佃农家庭。幼年丧父、妹妹饿死、二弟被卖,15岁便被卖作童养媳的她,每日推磨至天亮,脚踝被铁链磨出血痕。命运的转机始于1933年,红九军解放营山,地下党员杨克明点燃了她心中的火种。她剪发放足,带领400多名妇女加入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