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毛乌素沙地绘新绿 人民楷模王有德治沙团队再“出征”
3月26日清晨,毛乌素沙地还沉浸在朦胧的寒意中。平罗县红崖子乡的沙地上,人民楷模王有德治沙团队的40余名队员,早已精神抖擞地集结完毕。他们穿梭忙碌,手中铁锹与沙地碰撞,发出清脆声响。队员们熟练地在沙地上挖出浅沟,稳稳固定草捆绳或树枝编织的沙障材料,随后回填压实
3月26日清晨,毛乌素沙地还沉浸在朦胧的寒意中。平罗县红崖子乡的沙地上,人民楷模王有德治沙团队的40余名队员,早已精神抖擞地集结完毕。他们穿梭忙碌,手中铁锹与沙地碰撞,发出清脆声响。队员们熟练地在沙地上挖出浅沟,稳稳固定草捆绳或树枝编织的沙障材料,随后回填压实
五角大楼的卫星镜头扫过中国西北,差点被漫天绿浪闪瞎——三北防护林横跨13省、造林4.8亿亩的绿色长城,硬是把毛乌素沙地干成了“历史课本插图”!当年质疑“沙漠种树是烧钱”的专家们,现在脸疼得比挨了胡杨树皮还红。1200亿砸下去,换回黄河泥沙暴减九成、粮食年增产千
在毛乌素沙地上风口阻隔带北段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一期)治理现场,高怀京实地查看了苗木准备、施工进展及治理情况,与技术人员一同探讨治沙模式。发现部分治沙方式不科学、沙障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后,高怀京当场进行严肃批评。有关单位表示将立行立改,加快优化治理方式,确保取
3月14日,平罗县高仁乡河东沙地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生态治理项目区第9标段现场,40名治沙工人挥动铁锹在沙地上挖出浅沟,将麦草铺进浅沟,再培沙固定,形成长宽各1米的草方格,给沙山穿上“毛衣”。
3月12日,是我国法定的植树节。该节日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绿色家园的向往,更蕴含着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未来的期许。今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毛乌素沙地“三北”工程363万亩的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开工,打响了千人大会战。
治沙工人在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栽植柠条(2024年3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2025年1月,英国《晨星报》用整版报道聚焦中国西北的生态革命——毛乌素沙漠4.22万平方公里的治理面积,相当于在黄沙中"种"出8个韩国的绿洲。这片千年流动沙海的蜕变,见证着中国独创的治沙体系从实验到成熟的全过程。当全球荒漠化土地以每年5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时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各要素彼此依存、相互促进,是统一的自然生态链条。这几年,内蒙古地区‘绿进沙退’,湿地保护、草原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这离不开检察机关的助力。”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爱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30%。这些沙化土地,主要分为两类:沙地和沙漠。虽然它们看起来都满是沙子,但“出生原因”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