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写本《说文解字》(残)的“前世今生”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188个字,是清朝中晚期学者莫友芝及其弟莫祥芝在黄山市黟县发现的,时间是清同治元年至二年(1862-1863)。当时,莫友芝供职于曾国藩幕府。当他鉴定此残帙确系唐朝写本之后,得到曾国藩的鼎力支持,写本原帙及莫友芝考证之文《唐写本说文解字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188个字,是清朝中晚期学者莫友芝及其弟莫祥芝在黄山市黟县发现的,时间是清同治元年至二年(1862-1863)。当时,莫友芝供职于曾国藩幕府。当他鉴定此残帙确系唐朝写本之后,得到曾国藩的鼎力支持,写本原帙及莫友芝考证之文《唐写本说文解字
李白的诗,汪洋恣肆,才情天纵。但它们如何穿越唐末的乱世,躲过五代的烽烟,安然抵达我们手中?这背后,有一个人的身影,或许不那么广为人知,却至关重要。他就是李阳冰。没有他,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篇章,我们今日,或许真的难以读到。
历史地位:小篆鼻祖,制定"书同文"规范代表作: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特点:线条匀净如玉箸,结构严谨如庙堂李斯(?—前208年),字通古,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李斯早年跟随荀卿学习帝王之术,后入仕秦国,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并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