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那他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孙中山的思想呢?
他的思想启蒙始于1910年,当时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前往长沙求学。在长沙东山小学堂(今长沙师范学校)就读期间,他开始接触《民报》等革命报刊,这是中国同盟会的官方刊物,由孙中山等革命派创办。
他的思想启蒙始于1910年,当时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前往长沙求学。在长沙东山小学堂(今长沙师范学校)就读期间,他开始接触《民报》等革命报刊,这是中国同盟会的官方刊物,由孙中山等革命派创办。
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的行为与主张也是受到了多人的追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我们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他曾是青年毛泽东的“精神导师”,北大图书馆里那个求知若渴的年轻人,曾视他为新文化的灯塔。可谁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这位民国大师却因两件事彻底伤了毛主席的心,最终在历史分岔口选择逃离大陆。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政治博弈与人性挣扎?今天,我们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胡思杜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尽管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但却没多少人记得他!胡思杜是被历史轻描淡写的一个人,被往事支离破碎的一个人,被记忆一言难尽的一个人。甚至,连他的死,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掀起一丝一毫的波澜。他短暂的人生,写尽了悲哀。
安徽亳州的山路上,1998年的夏天,6岁的邓琳琳光着脚追着哥哥的自行车跑。后座绑着的化肥袋里,装着全家最值钱的东西——两双二手体操鞋。父亲用布满老茧的手指着省城方向:"妮儿,去把天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