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还记得60年代的双矿石收音机,当年你自制成功了吗?
后来有半导体收音机,矿石收音机不知哪去了,若保存,今或成收藏品。 矿石收音机,1960年普及,线圈自制,电容电阻易买,耳机高阻抗,天线高,地线深,湿土效果佳。
后来有半导体收音机,矿石收音机不知哪去了,若保存,今或成收藏品。 矿石收音机,1960年普及,线圈自制,电容电阻易买,耳机高阻抗,天线高,地线深,湿土效果佳。
“戏匣子”这一称谓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则常会听到“戏匣子”这个词。其实这“戏匣子”就是收音机。你可千万别小看这收音机,这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出了名的“四大件”之一,谁家要是有一台精美漂亮的收音机,那绝对是风光的。就
在初中的三年里,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许多文学作品,现在还想得起来的有《高玉宝》《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保卫延安》《红岩》《在烈火中永生》《铁道游击队》《红日》《苦菜花》《小城春秋》《烈火金钢》《暴风骤雨》《欧阳海之歌》
20世纪60年初,农村人不知道收音机是啥模样。大约是1962年,胡同里有个青年人叫李兴河,那一年他大概十七八岁,自造了一台“矿石收音机”。他用铁丝绕制了一个篮球大小的圆圈,再在圆圈里用铁丝扎一个十字架,围绕十字架,用细铁丝绕若干圈,绑到一杆大竹竿上,再把大竹竿
这是一个3D打印的骨架,用一段漆包线在它的上面绕一个线圈,用来制作一个矿石收音机。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收音机,它不需要电源就能够接收到电台,就是那么几个简单的元件就能够从遥远的地方接收到声音,确实是神秘而美妙的。
这些物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大部分都使用过,可是也有近四十年不用了,存放的己成古董。能从老物件中汲取先辈智慧,有教育意义。老物件见证时代变迁,认识可增强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