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丨于洋、石玮教授团队首次揭示星形母细胞瘤不同融合基因的共性作用机制
2025年5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于洋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脑和类脑研究院石玮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Oncogenic fusions converge on shared mechanisms in initiating astrobl
2025年5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于洋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脑和类脑研究院石玮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Oncogenic fusions converge on shared mechanisms in initiating astrobl
星形母细胞瘤(Astroblastoma,ABM)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于对该肿瘤细胞起源及发病机制缺乏深入认知,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患者术后仍面临较高的原位复发风险。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理解突变如何导致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如何驱动肿瘤的发生,仍癌症研究一个重要的未解决问题。KBTBD4是一种CULLIN3-RING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底物受体,其突变在髓母细胞瘤中频繁出现,而这些突变使KBTBD4 获得功能,从而诱导
研究人员发现,抑制一种名为 ZNF638 的蛋白质可以触发抗病毒免疫反应,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有效。这一过程称为病毒模仿,它欺骗身体认为肿瘤被感染,从而引发免疫攻击。之前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疗法尝试失败了,但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