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看展丨文物中的楚国八百年
楚文化魅力何在?正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展出的“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里藏着答案。这是上海首个集中展示安徽地区楚文化代表性文物的特展,汇聚来自安徽博物院、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129件(套)重量级精品文物,展现楚国从立国江汉到迁都寿春的八百年
楚文化魅力何在?正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展出的“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里藏着答案。这是上海首个集中展示安徽地区楚文化代表性文物的特展,汇聚来自安徽博物院、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129件(套)重量级精品文物,展现楚国从立国江汉到迁都寿春的八百年
2025年8月8日,小红书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 RED LAND 正式启动。上海杨浦复兴岛变身全球首个“痛岛”,迎来首批游戏二次元玩家。虽然下午2点才正式开园,但中午12点,RED LAND入口处已排起长队。往里望去,王者荣耀、蛋仔派对、原神等高热IP簇拥着几十
近期最火爆的音综《歌手2025》将在本周迎来总决赛,歌王的最终归属会是谁呢?而在上海,一波曾经在历届“歌手”舞台上,有过惊艳表现的歌手,也将带着最新演唱会登陆上海,一起来看看吧!
日前,在上海黄浦江畔举办的“六盘山下固原礼物”展销大集上,隆德县的黄牛肉、道地药材、冷凉蔬菜等土特产备受青睐。这些曾藏于六盘山下的“土疙瘩”,如今成为都市“香饽饽”。这得益于农行隆德县支行以金融“活水”架起的“进城桥”。
8月7日,爱达邮轮(Adora Cruises)宣布,将在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上推出2025秋冬主题航季。爱达邮轮将携手国家京剧院,打造首个“国粹出海 扬帆启航”京剧主题系列航次。
虽然那天我只跟Lucy老师闲聊了1个小时,却让我对她有了全新的认识。她是授权老师,从2015年到2020年,曾经7次去印度阿汤总院,在上海有自己的教室。言谈间,她的专业与热忱令人印象深刻。
酒柜前站了半小时,手里的银子还是没舍得掏?是不是总觉得超市货架上的酒,不是勾兑水就是虚标年份?老酒友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今儿个掏心窝子说句实话——咱这代人喝酒,讲究个实在。那些动辄上千的名酒咱喝不起,可百来块钱的酒,真就只能喝出水味儿?(摇头)前阵子在魔都酒博会
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一艘灯光辉映的巨型“邮轮”在夜色中格外醒目,众多顶流明星依次登临,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并非真实远航,而是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为上海特别打造、全球唯一的“路易号”巨轮造型概念地标。
“太神奇了,出地铁就看到了LV版邮轮。”市民李先生从地铁13号线南京西路站5号口出站,乘坐电梯来到地面广场,巨大的“路易号”令他感叹:“太震撼了,没想到LV真的在这里造了一艘船。”
24日,爱达邮轮有限公司宣布,将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为载体,于2025年9月至12月间推出“国粹京剧·扬帆出海”主题航季活动。
汪俊表示,《蛮好的人生》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沪产电视剧,从制作过程到内容表达,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了海派文化体质。以现实主义写实手法,通过镜头展现魔都生活的千姿百态,万千气象,刻画一个一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全方位、多视角续写当代普通人的生存样本。
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展陈精选400余件珍贵藏品,涵盖建筑草图、实体模型、历史照片、影像记录及文献档案,多件展品系首次在内地公开展示,建筑爱好者不能错过!
“花500块请个男保姆,仅仅为了他脱衣下厨做饭。”上海近期的这位37岁单身富姐林女士,用实际行动刷新了不少人对理想生活与情绪价值的认知。视频一经流出,关于“奢华消费、审美表达、情绪溢价”的讨论在网络上迅速升温,引发网友狂欢。有人咋舌于她“撒币”式的消费魄力,也
清晨的普格县,大凉山的雾气还未散尽,杨亮已背着鼓鼓的双肩包走出宿舍,包里装着书、资料和几包给村里孩子的糖果。这位来自上海市静安区妇幼保健所的医生杨亮,自2025年2月驻点
最初的关于上海电影节的记忆是在1994年。某个上午,我拿到西藏路大上海电影院的《重庆森林》门票。入场,暗灯。还未进入主题。前排忽然悉悉索索进来一对男女,在我正前方坐下。我定睛一瞄,男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魔都当红青年钢琴家K先生,女的也红——电视台外语主持人Z小
近年来“上海是否已退出全球前十城市”这个话题一直存在,根源在于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不断发生变动,体现出国际竞争格局出现深刻改变,上海作为国际闻名的“魔都”,依靠快速的城市发展进程,经济规模稳步上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慢慢形成起明显的全球影响力,在全球化不断深入
“早上7点的地铁2号线,我的脸被挤在陌生人的衣服上,鼻腔里充斥着韭菜盒子的味道。手机显示房租自动扣款成功的短信——工资卡瞬间少了8000块。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上海这地方,真不是谁都能待得住的。”
八十年代的上海街头,自行车铃铛的声响竟比汽车喇叭还要喧嚣。弄堂口挤满补丁摞补丁的工装,国营副食品店里攥着粮票的手能排到黄浦江。可就在这灰扑扑的旧布景里,外滩钟楼照样准时敲响,穿的确良衬衫的姑娘照样把刘海烫得蓬起来。煤球炉子熏黑的墙根下,老头们照样下象棋骂脏话,
如今,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碗面,正在成为上海饮食的一大招牌。上海一些面馆前排起长队,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一头扎进街巷、弄堂,吃一碗正宗的本帮浇头面,成为深度体验魔都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