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会(浙江站)
2025年5月12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会在浙江杭州举办,通过专家解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标识办法》)以及 GB 45438-2025《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简称《标识方法》),协助企业全面标识工作
2025年5月12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会在浙江杭州举办,通过专家解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标识办法》)以及 GB 45438-2025《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简称《标识方法》),协助企业全面标识工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发展,利用真假难辨的AI生成内容伪造恶搞、编造新闻、钓鱼诈骗等现象初步显现,AI 内容真假难辨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帮助公众识别AI生成内容?AI谣言怎么治理?
AI生成合成内容日益逼真,也催生出谣言造假、身份冒充、不良内容传播等风险。3月14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办法》”),以“双重标识+动态监管”方式,明确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内容传播平台、用户的义务,并将于2025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该办法自9月1日起施行。
随着AI浪潮的到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这一技术显著提高了创作和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技术滥用、AI造假问题。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同时,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以下简称《标识方法》)已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