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2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会在浙江杭州举办,通过专家解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标识办法》)以及 GB 45438-2025《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简称《标识方法》),协助企业全面标识工作
2025年5月12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会在浙江杭州举办,通过专家解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标识办法》)以及 GB 45438-2025《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简称《标识方法》),协助企业全面标识工作,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规范发展和安全治理工作迈向新台阶。宣讲会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和浙江省委网信办指导,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与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主办。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会现场
会上,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强调,《标识办法》和《标识方法》作为我国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关键的制度成果,为有效应对虚假信息传播等各类风险构筑了坚实的制度屏障。倡导企业应提前布局,加强各方协同合作,努力打造并形成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标识示范案例,以更好地引领行业发展。
浙江省委网信办业务部署工作,希望浙江企业在深刻领会《标识办法》和《标识方法》所蕴含的重要意义,要强化政治担当,切实落实相关要求,明确自身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并谋划好长远发展布局,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造福人民群众。
会议宣讲环节,两位专家分别对《标识办法》和《标识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全面解读。他们详细阐述了这些政策法规背后的出台背景、具体的适用范围、可行的技术路径以及明确的监管要求等内容。通过解读旨在帮助企业准确理清自身所肩负的义务,明确未来操作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为相关标准在实际中的落地实施提供坚实且专业的支撑。
在会议的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多个当下热门且关键的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这些议题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所面临的内容伪造问题以及可信溯源技术的应用;大模型的安全防御策略与应对技术对抗性攻击的防护措施;数据隐私保护以及合规性框架的设计原则;还有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与法律责任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等诸多方面。
本次活动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委会、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长安通信、杭州市网络安全联盟、网易质云、君同未来、浙江师范大学等单位协办,吸引了来自大模型企业、互联网平台、科研院所和法律界的180多位代表参会。与会企业表示将积极推进标识机制建设,提升合规能力,为营造清朗、可信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