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

毛泽东写给蒋的钢笔信,硬笔书法天花板!

当硬笔遇上“静气”:实用工具背后的文化张力若将毛笔书法的笔法、墨法、章法直接套用于硬笔,难免显得“水土不服”——硬笔的单一用笔、缺乏连带性,注定其无法复刻毛笔的千变万化。但若论及实用性,硬笔书法却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渗透进现代人的生活肌理:从学生课堂笔记到

毛泽东 钢笔 硬笔书法 信札 硬笔书法天花板 2025-06-09 10:14  5

胡适致王世杰、彭学沛重要信札

提要:此信札的书写者是时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大名鼎鼎的胡适;上款人则是当时的外交部长王世杰和交通部常务次长彭学沛。仅看这三位的职位,若于当下,一定是绝密。阅读信中的内容,果然涉及机密:近四百字的胡适亲笔,涉及当时的中美两国元首,即罗斯福和蒋介石,此外,还有时任

farley 胡适 王世杰 彭学沛 信札 2025-05-26 11:07  7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重要信札史料

二十世纪初,中国面临西方文化冲击与民族危机,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但同时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以胡适、沈兼士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整理国故”主张,试图以科学方法重新梳理传统学术,实现“再造文明”的目标。这一思潮成为国学门成立的核心理念。

国学 北京大学 信札 信札史料 陈大齐 2025-05-25 11:01  9

少年信札里的成长哲学:当刘耀文选择「体面揭过」

2025年开学季的舆论场,因一则「团队冷战」传闻掀起涟漪。当镜头对准时代少年团成员刘耀文与张真源的互动争议时,19岁的刘耀文用一封字迹工整的手写信按下了舆论暂停键:「舞台上的默契从不是天生,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彼此。」没有八卦账号期待的针锋相对,只有少年

少年 哲学 刘耀文 信札 少年信札 2025-04-17 05:51  9

所有人 面向社会各界征集

为深入挖掘长春城市历史文脉,系统梳理1800年建城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长春市文物局)联合委托伪满皇宫博物院,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与长春历史相关的各类文物、文献、实物等历史资料,丰富城市历史文化宝库,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长春 社会 长春市 口述历史 信札 2025-04-10 17:37  8

艺术开卷|从散佚信札中读画外的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是明末清初绘画史上的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其师从董其昌,且家富收藏,遍摹宋元名迹。在画家身份之外,王时敏又是怎样的人呢?近日,学者万新华所著的《画外 : 王时敏散佚信札考释》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汇辑王时敏近九十通散佚书信进行

王时敏 信札 散佚 画外 王掞 2025-03-20 09: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