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武纡生谈李达
武纡生同志是我尊敬的革命老前辈,抗战时期,他曾受中共党组织指派在冯玉祥将军身边工作达六年之久。我和他有过多次晤面恳谈。一天,他向我谈到一件轶闻。他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致信时在重庆的李达。诚邀他偕夫人及子女去延安,而李达思之再三却婉辞毛泽东的邀请,这个中缘
武纡生同志是我尊敬的革命老前辈,抗战时期,他曾受中共党组织指派在冯玉祥将军身边工作达六年之久。我和他有过多次晤面恳谈。一天,他向我谈到一件轶闻。他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致信时在重庆的李达。诚邀他偕夫人及子女去延安,而李达思之再三却婉辞毛泽东的邀请,这个中缘
在文化传承的时代浪潮中,大汶口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文化,泰山国际品牌文化研究院开创性地推出了“银龄工程”“青英工程”“蓓蕾工程”三大工程,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传承闭环,为大汶口文化的
邵力子(1882年—1967年),字仲辉,原名闻泰,又名夙寿,浙江绍兴人。1903年到杭州应试,中举人。1905年到上海,进入震旦公学求学,第三年到日本学习新闻学。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并追随孙中山,创办报纸进行反清宣传。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红旗如海。当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时,观礼台上一位穿着旗袍的中年女子突然泪流满面。
姐夫设法借来了一辆北京吉普 2020,那是他战友的爱车。几个人提前精心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充足的水以及爽口的啤酒。早上七点,众人便齐聚一处,向着水母宫的方向风驰电掣般驶去。
五月的暖阳透过古柏树的枝叶,在泰山冯玉祥小学的校园里洒下斑驳光影。5月30日,这座书香校园摇身变为古韵悠长的"黄河文化集市",叫卖声与欢笑声在绿荫小径间流淌,仿佛千年前黄河岸边的市井烟火在此刻重现。
1901 年蔡元培在《苏报》刊登的征婚启事,表面写着「不缠足、识字」,但上海档案馆藏的原稿背面,用铅笔写着「须懂微积分」「能译原版《天演论》」。
1948年9月1日,黑海的浪涛裹挟着血色残阳,“胜利”号客轮的浓烟在天际线勾勒出诡异的图腾。冯玉祥将军的身躯俯卧在舱室门口,面部那片从未有过的灰色圆形灼伤,像一枚来自地狱的印章。这个曾在中原大地叱咤风云的“基督将军”,此刻正以最荒诞的方式走向生命终点——一场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将领冯玉祥三赴灌县,以激昂演讲点燃民众抗日烽火,在青城山镌刻'抗日救国'精神丰碑,募捐义卖支援前线,将川西小城铸成抗战热血阵地。"
这位“基督将军”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一手打造的军事帝国竟在短短数月内分崩离析——将领倒戈、士兵溃散、盟友背刺,甚至连嫡系“十三太保”也纷纷改换门庭。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冯玉祥的军阀生涯,更折射出民国乱世中权力、人性与生存的残酷博弈。
在从前线返回重庆述职期间,张自忠特地去探望了他的老长官、西北军的创始人冯玉祥,当时,在此前与蒋介石的中原大战落败后,冯玉祥便已在军队中失势赋闲,门庭日益冷落,但张自忠并不避讳,仍然前往探望老长官。
冯玉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在抗战时期,冯玉祥的西北军控制着山东、河南、西北等广大土地,掌握着仅次于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势力。可惜的是,冯玉祥在1929年和1930年的“蒋冯战争”和“蒋冯炎延战争”中接连败北。
冯玉祥,不仅是一位军人,而且是一个诗人。他的诗,不写赏花戏草,吟风弄月,英雄救美,观松眺雪。而是着眼天下,反映民情,揭示弊端,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导民以方向,给民以力量。我欣赏他的诗,特别是那一首《播种》,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感人肺腑。
最近看到了“花锡君”写的一篇纪念荣德生先生诞辰150周年的资料,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是荣德生给冯玉祥捐了10000包面粉的事情,觉得很有价值,就摘其要呈献给广大读者。
诚然,吕布曾经多次背叛其主,被人称为“三姓家奴”,但是他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反复无常的人。
徐树铮并非行伍出身,早年走的是传统的科举道路。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少时便才名远播,13岁时考中了秀才。若在太平盛世,他或许会沿着科举阶梯按部就班,最终成为一名饱读诗书的文官或地方绅士。
1948年4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国共产党为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24年10月22日凌晨,北洋政府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发动了军事政变,把中华民国总统曹锟囚禁在了中南海的延庆楼,消息一经传出,顿时震惊了世界。
927年4月28日上午10时,安国军总司令部军法处、京畿卫戍司令部、京师高等审判厅、京师警察厅四机关组成军事法庭,开庭审理李大钊一案,近午审理完结。据当时奉系公开报章及京师警察厅报送公函等显示,给李大钊等人所定罪名为“意图扰害公安、颠覆政府,实犯刑律之内乱罪及
3月31日,泰山冯玉祥小学操场上,一位带着浓郁齐鲁乡音的“山东大嫚”——冯玉祥将军孙女、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在千名师生的注视下接过聘书,被聘为泰山冯玉祥小学名誉校长。她带着故土情怀与祖父的教育理想,在这片冯玉祥将军92年前播撒教育火种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跨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