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奸”到殉国者,他离开85年了
在从前线返回重庆述职期间,张自忠特地去探望了他的老长官、西北军的创始人冯玉祥,当时,在此前与蒋介石的中原大战落败后,冯玉祥便已在军队中失势赋闲,门庭日益冷落,但张自忠并不避讳,仍然前往探望老长官。
在从前线返回重庆述职期间,张自忠特地去探望了他的老长官、西北军的创始人冯玉祥,当时,在此前与蒋介石的中原大战落败后,冯玉祥便已在军队中失势赋闲,门庭日益冷落,但张自忠并不避讳,仍然前往探望老长官。
冯玉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在抗战时期,冯玉祥的西北军控制着山东、河南、西北等广大土地,掌握着仅次于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势力。可惜的是,冯玉祥在1929年和1930年的“蒋冯战争”和“蒋冯炎延战争”中接连败北。
冯玉祥,不仅是一位军人,而且是一个诗人。他的诗,不写赏花戏草,吟风弄月,英雄救美,观松眺雪。而是着眼天下,反映民情,揭示弊端,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导民以方向,给民以力量。我欣赏他的诗,特别是那一首《播种》,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感人肺腑。
最近看到了“花锡君”写的一篇纪念荣德生先生诞辰150周年的资料,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是荣德生给冯玉祥捐了10000包面粉的事情,觉得很有价值,就摘其要呈献给广大读者。
诚然,吕布曾经多次背叛其主,被人称为“三姓家奴”,但是他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反复无常的人。
徐树铮并非行伍出身,早年走的是传统的科举道路。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少时便才名远播,13岁时考中了秀才。若在太平盛世,他或许会沿着科举阶梯按部就班,最终成为一名饱读诗书的文官或地方绅士。
1948年4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国共产党为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24年10月22日凌晨,北洋政府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发动了军事政变,把中华民国总统曹锟囚禁在了中南海的延庆楼,消息一经传出,顿时震惊了世界。
927年4月28日上午10时,安国军总司令部军法处、京畿卫戍司令部、京师高等审判厅、京师警察厅四机关组成军事法庭,开庭审理李大钊一案,近午审理完结。据当时奉系公开报章及京师警察厅报送公函等显示,给李大钊等人所定罪名为“意图扰害公安、颠覆政府,实犯刑律之内乱罪及
3月31日,泰山冯玉祥小学操场上,一位带着浓郁齐鲁乡音的“山东大嫚”——冯玉祥将军孙女、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在千名师生的注视下接过聘书,被聘为泰山冯玉祥小学名誉校长。她带着故土情怀与祖父的教育理想,在这片冯玉祥将军92年前播撒教育火种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跨越时
近年来,泰山区以思政首课为关键抓手,全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首课思政负责制奏响教育最强音,在学生们的心中播撒下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培育着一批批新时代的优秀接班人。
1982年,这是冯玉祥诞辰一百周年,自从1948年,冯玉祥被运送回了中国之后,他在新中国政府的眼中,一直都是新中国开创的重要参与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