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E. Levine:生物标志物在GVHD预后分层与精准治疗中突破性应用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学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承办的2025北京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会议于2025年4月25-26日在北京正式举办。本次会议将“移植的艺术(ART OF TRANSPLANT)”为主题,汇集全球领先的血液学专家,探索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学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承办的2025北京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会议于2025年4月25-26日在北京正式举办。本次会议将“移植的艺术(ART OF TRANSPLANT)”为主题,汇集全球领先的血液学专家,探索
乳腺癌全球女性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为女性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在我国“两癌筛查”的推动下,乳腺癌早筛早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了更高效、准确地实施早筛、早诊,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开发非常重要。浙江省肿瘤医院胡海教授指出,DNA、蛋白质、自身抗体等都可作为乳腺癌早筛早
2025年4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黄成、孙惠川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CXCL6 Reshapes Lipid Metabolism and Induce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 F
我国作为肝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占全球50%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肝癌患者以中晚期为主(占比超过80%)。早期肝癌基本无明显症状,一旦有症状出现,95%以上已是中、晚期,其恶性度高,病情发展快,一般发病后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其危险性不容小觑。然
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老龄化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风险因素和生物标记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早地影响认知功能。研究发现,在 24 至 44 岁的年轻人中,认知能力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风险因素之间存在显著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部分尚未完全阐明,可导致广泛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异常。本文重点介绍了2024年SLE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涵盖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新疗法和临床结局等方面。
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作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种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导 致的一组异质性和进行性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 不足所引起的。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如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然而,除了运动症状外,认知功能障碍也是帕金森病的重要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研究表明,随着疾病的进展,多达80%的帕金森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帕金森病痴呆
4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Nuclear-Localized BCKDK Facilitates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to Support
今天(5月6日)是世界哮喘日,哮喘作为一种慢性异质性气道炎症疾病,其治疗核心早已不再局限于缓解症状,而是聚焦于疾病的全面评估与精准控制。对哮喘而言,“控制”不仅是一个静态目标,更是一个动态过程。如何准确识别当前控制水平、评估未来急性发作风险,并据此判断炎症类型
近日,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波教授团队在开发可于复杂生物环境中实时监测生物标志物的即用型OECT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Ready-to-Use OECT Biosensor toward Rapid and Realtime
通过选择性抑制剂抑制BCKDK可使乳腺癌细胞对诱导 DNA 损伤的疗法更敏感研究人员还研究了 GSK180736A 是否能逆转对 DNA 损伤诱导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奥拉帕利或 GSK180736A 的效果较弱,而将这两种化合物联合使用则对抑制乳腺
4月27日,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MMP1-induced NF-κB activation promot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大约每九名65岁及以上的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病因。虽然某些特定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但这种关联仅占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已知致病基因的突变;相反,他们患有“自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其病因尚不清楚。
在人口结构深刻变迁与健康需求多元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健康中国三期正以突破性的系统思维,打破传统健康管理边界,将健康理念深度融入社会运行的各个维度。这场由国家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战略工程,通过技术迭代、制度创新、文化重塑与国际协作,构建起覆盖个体、家庭、社区乃至全球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正悄然影响着全球约5000万患者的生活,给无数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使得阿尔茨海默病成为了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对阿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 生物标志物 i neuromarkers 2025-04-27 16:39 4
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免疫联合化疗成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新标准,随着以特瑞普利单抗为代表的国产PD-1联合化疗获批SCLC并纳入医保,极大的降低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负担,惠及广大SCLC患者。同时在各大学术
纳米酶因其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取代天然酶方面的潜力,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酶,类过氧化物纳米酶能够模拟天然过氧化物酶(POD)的功能,催化H₂O₂分解生成具有强烈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进而氧化特定底物(如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
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即可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如今已成为科学现实。最近,由西班牙德尔玛医院医学研究所和巴塞罗那 β-β 脑研究中心(隶属于帕斯夸尔·马拉加尔基金会)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证实,一种血液生物标志物磷酸化 tau217 可以准确指示出出现认知障碍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