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站小时雨量超20毫米
记者6月28日从市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获悉,当天早晨7时开始,南京自西向东出现雷阵雨天气,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7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全市共计27个站小时降水量达到20毫米以上,最大1小时降水36.8毫米(雨花板桥),有5个气象站极大风达到7级,最大15.7米/秒(
记者6月28日从市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获悉,当天早晨7时开始,南京自西向东出现雷阵雨天气,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7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全市共计27个站小时降水量达到20毫米以上,最大1小时降水36.8毫米(雨花板桥),有5个气象站极大风达到7级,最大15.7米/秒(
南京这个地方,2023年这一年,好像是有点不一样了。不是说盖了多少高楼大厦,都是些过日子的事情,感觉挺实在。
由弓仲韬创建的台城特别党支部鸭子划水般的秘密成立,星星之火正悄然蔓延之际,另一位也是由李大钊介绍入党的安平县籍共产党员李锡九,也在老家任庄和北关高小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时间为1923年冬季。
在安平县城的中央,有一座矗立于夯土高台之上的庙宇建筑,人称“圣姑庙”。相传周朝末年当地有一位姓郝的年轻姑娘,她非常孝顺,曾为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的父亲吮疽吸脓,使之得以痊愈。后人感其奉父至孝的德行,建祠作为纪念。据说刘秀中兴汉室时,曾被敌人追杀,逃避此地,躲过一劫
弓成山一撇嘴:“一个个还都觉着有学问哩,连这小孩伢儿的题目也猜不透哇!”随之不无得意地揭开谜底,“他就是咱们村头号大宅门里的弓仲韬啊!人家辞掉了北京城的好差事,要给乡亲们开办平民夜校哩,教人们识字学文化!”
转眼到了春暖花开的1923年3月。这一年弓仲韬已经三十七岁了,来京城三年求学,四年执教,经历了时代变革的惊涛骇浪,见惯了都市的市农工商各色人等,随着阅历的增加眼界渐宽,思想也不断升华,对社会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结识了李大钊先生,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对
就业稳则矫情稳。就业是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抓手,是“矫的稳、矫的好”的有力保障。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特殊群体,背着“曾犯错”标签,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并不被理解,受社会排斥歧视。
“非常感谢十三中张弛有度的氛围,我爱大树下读书的浪漫情怀!”“十三中的点滴回忆,是覆盖着暖色的幸福!”……2025年,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同时也勾起了校友们的一波“回忆杀”。十三中就是这样一所文理并重、体艺兼长,给学生稳稳托举,赋予学生奔向未来坚
萧衍,这位在中国南北朝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出生于兰陵萧氏,这一家族虽比不上顶级门阀,但也是颇具影响力的名门 。凭借着父荫,萧衍顺利入仕,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在齐武帝永明年间,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七位文人雅士,一同成为 “竟陵八友
记得当时,南京大学历史系的伍贻业教授亲临台城,为南京市一轻局电大文科班的年轻人现场讲学。伍教授身形瘦高、脊背挺直,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却依旧透着睿智与气度。他1936 年生于南京,1958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之后一直在该系执教,直至超龄退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是春天代表性植物之一。眼下正是阳春三月,春和景明,江苏各地杨柳抽条,一派杨柳醉春烟的美好画面。4月2日晚,一场名为《南京文学中的植物》的讲座在位于南京市北京东路的世界文学客厅举行。南京师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台儿庄古城为你精心筹备了一场融合春日浪漫与红色精神传承的精彩活动——“春韵漫台城红色溯初心”。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盛会,感受历史与文化交织的独特魅力。
五台城有个南门巷,南门巷有个大榆院,吕家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至今户主还是吕姓。改朝换代几经翻修,宅中大榆变成古榆。古榆伴着吕家走过了风雨沧桑,见证了吕家的清贫和富有,见证了吕家先祖舍身为民的祈雨故事。
3月21日,南京市玄武区玄武门街道在台城花园社区举办“扫黄打非・护苗”进社区暨文化执法进基层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观看宣传片、互动问答、讲解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扫黄打非”走“新”又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