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画家刘继卣传
1918年霜降那日,天津卫的空气里飘着糖炒栗子的焦香。刘家大院西厢房的青砖地上,五岁的刘继卣踮脚去够案上的澄心堂纸,却不慎打翻了盛满赭石的端砚。墨色在青砖缝里蜿蜒成河,倒映着父亲刘奎龄惊愕的脸——孩童沾满颜料的小手,正就着流淌的赭石液勾画出一只活灵活现的蟋蟀。
1918年霜降那日,天津卫的空气里飘着糖炒栗子的焦香。刘家大院西厢房的青砖地上,五岁的刘继卣踮脚去够案上的澄心堂纸,却不慎打翻了盛满赭石的端砚。墨色在青砖缝里蜿蜒成河,倒映着父亲刘奎龄惊愕的脸——孩童沾满颜料的小手,正就着流淌的赭石液勾画出一只活灵活现的蟋蟀。
刘奎龄(1885-1967)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极具争议的艺术家。他被誉为“全能画家”,以融合中西技法的“湿地丝毛”技法闻名,作品涵盖走兽、花鸟、山水、人物等题材,其写实性与装饰性兼具的风格曾获徐悲鸿盛赞。然而,尽管其艺术成就斐然,在主流美术史叙事中,刘奎龄的
刘奎龄(1885-1967)与刘继卣(1918-1983)父子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尤其在动物画领域独树一帜。刘奎龄被誉为“全能画家”,其作品融合中西技法,开创了独特的“湿地丝毛”技法;刘继卣则在新中国连环画领域奠定了重要地位,被誉为“当代画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