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谈文化 社区观美景——区诗词学会般阳分会走进后来社区
劳动节前一日的4月30日,暮春时节,以般阳诗词分会为主的一行15位诗友,应般阳路街道办事处之邀,来到风景如画的后来社区采风。
劳动节前一日的4月30日,暮春时节,以般阳诗词分会为主的一行15位诗友,应般阳路街道办事处之邀,来到风景如画的后来社区采风。
乙巳蛇年3月26日,春风得意,暖阳洒金。我们青莲诗社众诗友首次采风第一站:塔寺巷社区。诗友们个个精神饱满,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塔寺巷社区的会议厅。准备听取蒲先和老师讲述塔寺巷的故事。会议未开始,宋长灵社长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给社员们开了个小会。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即东都洛阳丽正书院。正式的教育制度则由宋代朱熹创立。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淄川比较著名的书院有鬼谷洞、郑公书院、翼经书院、般阳书院、灵泉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