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兵:藤原惺窩的東亞觀——對明朝、朝鮮、安南三國的省視
與明朝、朝鮮、安南均有接觸的日本近世儒者藤原惺窩(1561-1619)是頗能反映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東亞世界之劇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藤原惺窩對明朝、朝鮮、安南三國的省視,既與日本中世末期向近世過渡之織田、豐臣、德川政權更迭適為表裡,又與明清鼎革、「壬辰倭亂」(
與明朝、朝鮮、安南均有接觸的日本近世儒者藤原惺窩(1561-1619)是頗能反映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東亞世界之劇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藤原惺窩對明朝、朝鮮、安南三國的省視,既與日本中世末期向近世過渡之織田、豐臣、德川政權更迭適為表裡,又與明清鼎革、「壬辰倭亂」(
宣惠王諱索哲威王箕調嫡子也。乙未冬十一月哲威王薨索告廟即位泣曰糞土之牆敢承宗廟(平壤貞柏洞卜骨「乙未王陟」可證)遂改元宣惠踐祚之初即布《八政疏》首言黍稷非馨農為政本金石雖貴賢乃國樞東史稱開局之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