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发现,在大学很累,是成长的信号
曾经总跟着室友作息浑浑噩噩的她,第一次主动延长学习时间:键盘敲击声渐次稀疏,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她抱着书本穿过空荡的走廊,耳机里循环着收藏的学习BGM。风掀起卫衣帽子时,她忽然发觉自己每天都有点累……
曾经总跟着室友作息浑浑噩噩的她,第一次主动延长学习时间:键盘敲击声渐次稀疏,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她抱着书本穿过空荡的走廊,耳机里循环着收藏的学习BGM。风掀起卫衣帽子时,她忽然发觉自己每天都有点累……
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框架」温柔地束缚着。它们可能是别人口中的「应该」,是过往经验的「惯性」,或是社会默认的「规则」。就像穿惯了合脚的旧鞋,明知前方有泥泞,却迟迟不愿换上那双磨脚的新靴。但有些时候,只需一个小小的「转念」,就能看见框架之外的光。
从「一个夜晚」到「不止是勇」到「小声喧哗」到「冒犯了哈」,一年一度,买书和卖书的人相遇,共同组成热闹聚会。
5月9日-5月11日,独立书店阅读节和108家展方、61家书店、21家共创合作伙伴,共同在杭州·BAC艺术社区为大家呈现4+核心策划单元(阅读磁场)、10+展览现场、13+接力式漫游沙龙、3+品牌联动。
5月9日-5月11日,我们和108家展方、61家书店、21家共创合作伙伴,共同在杭州·BAC艺术社区为您呈现4+核心策划单元(阅读磁场)、10+展览现场、13+接力式漫游沙龙、3+品牌联动。
一页“尔滨”,书香为伴。日上三竿,王澈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巴洛克书局,翻阅起《动物妙想国》,开始一场纸上的探险之旅。夕阳西下,满身“班儿味”的小李和小周结伴赶往半见书局,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一幅钢笔淡彩画,以此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夜色阑珊,阳阳推开雪山书集的
一家家独立书店散落在成都的街头巷尾,渗入城市的毛细血管,像是星星点点的精神领地。图为一苇书坊(中国西部图片库/肖蓉)
一方面,从上海的哆啦A梦快闪到深圳的三顿半原力飞行,消费空间正在打造更具传播力的高热场景;另一方面,从奥乐齐出沪到快时尚品牌的“回归”,价格力正在重新成为城市零售中的重要引擎。但热闹的背后是一些人的退场,多个城市的独立书店的相继闭店,为这个热闹的春天增添了一丝
最近上海开始回暖,对于实体商业来说,好天气就意味着好兆头,人群纷纷走上街头。周日下午,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我们沿着苏州河,走进了即将关门的半层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