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漫评丨坑农“伪专家”横行:别让农民在屏幕前“交学费”
近日,有农户轻信短视频平台上所谓“农技专家”推荐,购买了“特效防虫剂”,到手后发现竟是水溶肥。记者调查发现,这款被包装为“防虫颗粒”的水溶肥连产品备案号都是冒用的。在至少77个达人的推荐下,这款问题产品已经销售超18万件。(5月15日 央广网)
近日,有农户轻信短视频平台上所谓“农技专家”推荐,购买了“特效防虫剂”,到手后发现竟是水溶肥。记者调查发现,这款被包装为“防虫颗粒”的水溶肥连产品备案号都是冒用的。在至少77个达人的推荐下,这款问题产品已经销售超18万件。(5月15日 央广网)
去年春耕,湖北荆州的王大姐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标注 10 万 + 销量的 "特效广谱杀虫剂",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一半,她毫不犹豫下单 20 瓶。按说明喷洒 50 亩稻田后,本该抽穗的稻苗却成片枯萎,叶子上稻飞虱肆虐。农业部门检测发现,农药有效成分不足标注含量的
春耕时节,农资质量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农民生计。近日,据基层群众反映,有农户轻信短视频平台上所谓“农技专家”推荐,购买了“特效防虫剂”,到手后发现竟是水溶肥。
“不用氮磷钾,不用喷农药,买这个庄稼生长照样好”“我们的产品运用量子科技,对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都有奇效”……春耕备耕时节,记者接到基层线索反映,部分所谓“农技专家”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传道授业”,有的在传递错误信息的同时,极力推销来路不明的农资产品
“不用氮磷钾,不用喷农药,买这个庄稼生长照样好”“我们的产品运用量子科技,对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都有奇效”……春耕备耕时节,半月谈记者接到基层线索反映,部分所谓“农技专家”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传道授业”,有的在传递错误信息的同时,极力推销来路不明的农
“不用氮磷钾,不用喷农药,买这个庄稼生长照样好”“我们的产品运用量子科技,对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都有奇效”……春耕备耕时节,半月谈记者接到基层线索反映,部分所谓“农技专家”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传道授业”,有的在传递错误信息的同时,极力推销来路不明的农
引言:农民的血汗钱,岂能被谣言吞噬?“小麦打药全死光!”“暴雨后农田全毁了!”……这些看似骇人听闻的标题,最近在短视频平台和微信群疯狂传播,让无数农民慌了神。然而真相究竟如何?河南近期公布的7起农业谣言典型案例,撕开了谣言制造者的真面目——他们为流量不择手段,
小麦是我们日常餐桌上重要的主食之一。为了实现高产,合理施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传统的施肥方式一般是在播种后,按阶段追肥。那么能不能在小麦播种前先撒一遍化肥,提前给小麦“补充营养”?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提前撒化肥的好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大家做个科学决策。
2025年3月31日,今日说法播出的由湖南警方侦查的“坑农的假化肥”案件,引发了社会关注,如:坑农案件的处理为何没有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欲知其中的“奥妙”,还得先从吴铁牛等农户在酒店订购复合肥说起。
湖南省衡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廖勇:“从产、供、销各个环节,实现了全链条的打击。”
来自河南的种粮大户张某某经中间人贾某某介绍,以每斤7.9元的价格从王某某处购得7500斤花生种子。然而播种后,田间却出现大面积缺苗断垄,原本应绿意盎然的土地一片稀疏。经查,卖家王某某为牟取暴利,将从农户处收购的普通花生装入无标识包装袋后,冒充优质种子销售。
在林西县五十家子镇,春耕备耕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农资市场却泛起了一丝不和谐的涟漪。近期,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有流动摊贩打着低价的幌子,售卖氨态氮含量仅18%的劣质化肥,此类假冒伪劣产品一旦流入田间,将严重威胁农作物的生长,损害农民一年的收成。这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