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与程朱理学
内涵:强调知和行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人应在具体行动中实现良知,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内涵:强调知和行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人应在具体行动中实现良知,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谢良佐(1050年-1103年),字显道,人称上蔡先生,号逍遥子, 寿春上蔡(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北宋时期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学生,“程门四学士”之一。
美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从审美角度来研究人与世界关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审美把握,美化社会、美化生活,美化人生、完善自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是一个新命题,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项新任务,
“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吕氏春秋·孟夏纪》中的箴言,如黄钟大吕,将学习与修身的关系凝练得深刻而透彻。在中华文明的认知体系里,没有比修身立命更宏大的事业,而成就身心修养的根本途径,首推持之以恒的学习。这一跨越千年的智慧,恰似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
《近思录》作为宋代理学的重要著作,由朱熹和吕祖谦共同编纂而成。这部书犹如一座蕴藏着丰富智慧的思想宝库,汇聚了北宋时期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四位理学大家的核心思想,涵盖了宇宙观、认识论、道德修养、政治理念等诸多方面,对后世理学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
自古听说长生不老、人死复生、鬼神之说的一系列故事,大都出现在影视剧当中。但现实生活之中真会存在此现象吗?科学无法解说,只留玄学定论。
佛家经典《佛说十善业道经》早有警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为”是“作为”而非“自私”,强调“守本分、遵天道”的重要性。
从湖北黄陂走出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世称“二程夫子”),本是同胞兄弟,一同进京(开封)参加“高考”、共同创立了“天理”学说……你可曾知道,他们兄弟却性格迥异,兄长春风和气,弟弟却“烈日秋霜”……应读者的要求,值此《二程夫子》(裴高才著,华中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