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工委春季书单
本书系存世李商隐文之编年校注本。作者在徐树穀、徐炯《李义山文集笺注》,冯浩《樊南文集详注》,钱振伦、钱振常《樊南文集补编》三种清人笺注本及近人张采田、岑仲勉二家考订补笺之基础上,合李商隐存世文为一编,又从《后村诗话》中辑出佚赋两篇,进一步作校勘、系年考证和笺注
本书系存世李商隐文之编年校注本。作者在徐树穀、徐炯《李义山文集笺注》,冯浩《樊南文集详注》,钱振伦、钱振常《樊南文集补编》三种清人笺注本及近人张采田、岑仲勉二家考订补笺之基础上,合李商隐存世文为一编,又从《后村诗话》中辑出佚赋两篇,进一步作校勘、系年考证和笺注
汉代以来流传的《周易》一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上下经》二篇,另一部分是《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汉书·艺文志》著录“《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彖》
中华文化精华中有哪些重要理念,要看从哪个角度着眼,学者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从中华文化的构成上进行分析,我的浅见是:其中的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与会通之学也许可称之为基本理念。这里,我想就“天人之学”试做一些分析,向诸位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