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创作寻回精神原乡 孙家正眼里李俊的文脉传承之路
“文化记忆是民族的根脉,艺术创作需在传统中寻回精神原乡。”这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家正近日对泰州画家李俊艺术创作的评价。作为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李俊以“书画同源”为创作内核,将篆隶笔法融入国画肌理,开创独树一帜的艺术范式。
“文化记忆是民族的根脉,艺术创作需在传统中寻回精神原乡。”这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家正近日对泰州画家李俊艺术创作的评价。作为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李俊以“书画同源”为创作内核,将篆隶笔法融入国画肌理,开创独树一帜的艺术范式。
“如果生活是一场暴雨,那么诗歌就是天空中的一道彩虹。如果生活是一片黑暗,那么诗歌就是破晓时的一缕晨曦。”在媒体访谈中,诗人李军君以这样的比喻揭开了他的精神世界。这位来自陕西渭南的深圳移民作家,在诗集《孤独辞》中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灵魂突围。
步入白先勇台北寓所的书房,不见他自谦的“杂乱”,唯有满架藏书和满墙墨宝透露的“雅致”,展现他“文学家”“剧作家”等多重身份,也能从中窥见他的人生轨迹。
“我的故乡是中华传统文化。”白先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1937年生于广西桂林的白先勇,经历过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又在漂泊中品咂着乡愁。从《台北人》的历史沧桑,到《纽约客》的漂泊乡愁,再到青春版《牡丹亭》的昆曲复兴,白先勇从未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原乡分离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主办的“慢文化”作家山峰“慢下来与自己和解——疗愈之旅”第四站活动在京举行。
3月21日《中国新三农》发表吴邦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八届理事,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的作品《坡会,一个民族的精神原乡》。现转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