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清华大学校史第一人梁诚先生座谈会在广州海珠举行
近日,纪念杰出爱国外交官、清华大学校史第一人梁诚先生的座谈会在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左垣家塾举行。座谈会由海珠区侨务局主办,从海外归国返乡寻亲问祖的梁诚曾孙梁嘉邦教授应邀出席。
近日,纪念杰出爱国外交官、清华大学校史第一人梁诚先生的座谈会在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左垣家塾举行。座谈会由海珠区侨务局主办,从海外归国返乡寻亲问祖的梁诚曾孙梁嘉邦教授应邀出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1909年清政府设立的“游美学务处”和1911年正式成立的清华学堂。直到今天,还有不少被蒙蔽的国人一提到清华,就会笼统的说,清华大学是美国出钱办的。
唐文治先生(1865—1954)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两项重要成就,一是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在他任职期间曾几度变化)校长长达十四年,为中国近代化工学教育体系奠定基础;二是在五四以后第二年(1920),创办私立无锡国专,为保存国学、弘扬传统坚持了三十多年。这两所
在晚清那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时代,中国的海防力量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摇摇欲坠。然而,历史的洪流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怀揣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未来的无畏憧憬,毅然投身于变革的浪潮。梁诚,便是这样一位在海防建设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先驱者,他为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诞生
1901年秋日的北京城弥漫着呛人的焦土气息,当李鸿章颤抖着在《辛丑条约》签下名字时,养心殿地砖缝里渗出的墨迹仿佛浸着血光。这份条约不仅让中国背负4.5亿两白银本金,更将39年的利滚利推至9.8亿两的天文数字,相当于清廷二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