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新作《理想,还需要吗——韩少功谈话录》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
6月19日上午,韩少功新作《理想,还需要吗——韩少功谈话录》新书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新书亮相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本次新书发布会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海南出版社、天涯杂志社承办。
6月19日上午,韩少功新作《理想,还需要吗——韩少功谈话录》新书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新书亮相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本次新书发布会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海南出版社、天涯杂志社承办。
相比于很多西方文学大师作为“迟到的经典”,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被再发现、再译介的时空错位,米兰·昆德拉的“进口”与他在西方世界的被经典化之路几乎同步。
“爱上佩索阿你这辈子就定型了。”“佩索阿,我的灵魂发言人。”“人这辈子总要读一次佩索阿吧。”这些充满了Z世代网络口语表述习惯的文案都在热烈安利同一个人——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除了佩索阿,最近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史铁生都成了社交媒体文化名人圈的“顶流
今天讲演的题目,是格非老师给我出的。我在这方面其实没有特别专深的研究,只有拉拉杂杂的一些感想与同学们交流。我想分三点来谈这个问题,讲得不对,请同学们批评。
它饿了,落在屋檐咕咕叫,左顾右盼,总希望看到那个人的身影。晚霞已越来越暗,炊烟已快飘尽。要是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担着柴,或扛着锄头,或提着柴刀,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于是,晶晶飞过去,落在那个带有汗渍气味的肩上,挺胸四顾,得意洋洋,尾巴在主人脸上挤挤蹭蹭
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言:“人,就是他所吃的食物。”从字面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从哲学角度分析,费尔巴哈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和文化特质是通过摄入“精神食粮”形成的,比如书籍。这一层面上,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成长史。一个人的书单,决定着他的精神维度。一个人
海南有名气的作家,包括1988年海南建省之后从全国各地来到海南创作的韩少功、蒋子丹、王小妮、孙皓晖等,也有在海南土生土长的老一辈诗人冯麟煌,知青作家伊始、郭玉山,著名黎族作家龙敏,海口作家崽崽,以及年轻有为的80后作家林森等。下面我们来看看海南十大“外来作家”
如果你年幼辍学,几乎不识字,被拐卖到了离家几千公里的河北,能怎么办?如果你从大山走出来,没机会没选择,甚至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工作,该怎么办?如果你做着辛苦的工作,领着微薄的薪水,家里有几口人要吃饭,孩子要上学,亲人又相继重病,又要怎么办?这任何一件事看起来都是不
2024年6月,文化纵横与著名作家韩少功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韩老师曾经也是一位杂志编辑,跟我们算是同行。在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韩老师曾在海南主持编辑文学杂志《天涯》。当时《天涯》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仅刊登文学作品,还会讨论很多公共性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