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一涵分享:邺城考古博物馆佛造像系列下篇
临漳古时称“邺”,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以“三国胜地,六朝古都”享誉中外。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到汉晋时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以致到后赵时期邺城佛教初盛,至东魏、北齐时邺城佛教大盛。据史料记载,当时全国寺庙三万多所,僧尼约二百万人,仅邺城就
临漳古时称“邺”,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以“三国胜地,六朝古都”享誉中外。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到汉晋时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以致到后赵时期邺城佛教初盛,至东魏、北齐时邺城佛教大盛。据史料记载,当时全国寺庙三万多所,僧尼约二百万人,仅邺城就
这组清代藏传鎏金五方坐佛造像,长 17.4cm、宽 12.7cm、高 25.5cm,重 15785.9g 。其材质主要为金属,表面的鎏金工艺使其金光闪耀。鎏金层均匀细腻,历经岁月仍保持着亮丽的色泽,不仅提升了造像的视觉美感,更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从质地来
在古玩收藏的璀璨星空中,有一类藏品因其独特的宗教文化内涵与精湛的工艺,散发着别样的魅力,那就是佛造像。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组清代藏传・鎏金三圣佛造像,探寻其背后的神秘故事与艺术价值。
该展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主办,展出天水地区北魏时期单体造像、造像塔与造像碑、拓片、钱币、麦积山石窟造像及复原艺术品等文物102件套,展览至5月16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