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生态家书”:从泉州到韩国,两只黑脸琵鹭的跨国迁徙与生命守护
这两只佩戴追踪器的黑脸琵鹭,自2月20日放生以来,依托卫星定位系统持续传回“生态家书”。它们的航迹不仅绘制着候鸟的迁徙地图,更生动诠释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这两只佩戴追踪器的黑脸琵鹭,自2月20日放生以来,依托卫星定位系统持续传回“生态家书”。它们的航迹不仅绘制着候鸟的迁徙地图,更生动诠释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6月19日,黑脸琵鹭“03号”在晋江安海湾持续传回卫星信号,而两个月前同期被救助放生的“02号”历经26天、跨越1374公里的迁徙,已飞抵韩国湿地滩涂。这两只佩戴追踪器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2月20日放生以来,持续传回“生态家书”,不仅记录着跨越国界的迁徙地图
读者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2025年5月17日,星期六。早观天下,速览热点,自贡观察为您梳理每日新鲜资讯!
据泉州海事局官网5月12日公告,5月13日,“海浚11”、“品鑫158”、“中信196”在泉州市围头湾石井作业区11-12#泊位码头附近水域进行炸礁施工作业。
福建泉州围头湾一处码头工程因开展水下炸礁作业,引发公众和环保组织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受损的担忧。环保组织指出,该海域是约20头中华白海豚的核心栖息地,正值5~9月的繁育高峰期,爆破作业可能对幼豚和成年个体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项目虽通过了环境评估、并完成审批,但报道
福建泉州围头湾一处码头工程因开展水下炸礁作业,引发公众和环保组织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受损的担忧。环保组织指出,该海域是约20头中华白海豚的核心栖息地,正值5~9月的繁育高峰期,爆破作业可能对幼豚和成年个体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项目虽通过了环境评估、并完成审批,但报道
据泉州海事局官网5月12日公告,5月13日,“海浚11”、“品鑫158”、“中信196”在泉州市围头湾石井作业区11-12#泊位码头附近水域进行炸礁施工作业。
所谓“打鸟”,大家别误会,这是摄影圈的行话,指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生态环境部点赞“花鸟使”,我想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透过一帧帧拍鸟视频,北京的生态之美得以直观地展现,同时为每天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中的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自然的窗户,再次关注到了城市生物
自3月15日正式开机,《梧林外传》剧组从梧林传统村落到五店市传统街区,从池店千年古桥到围头湾沙滩,从惠安海丝电影小镇到晋江安平桥景区,拍摄了一场场紧张刺激的动作戏、细腻入微的情感戏,用汗水和智慧、专业和热爱顺利完成《梧林外传》的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