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全远洋马尾藻物种生长的影响 | MDPI Phycology
自2011年以来,北大西洋热带海域持续爆发由三种基因型马尾藻 (S. fluitansIII、S. natansI 和S. natansVIII) 引发的大规模藻华,形成横跨非洲至墨西哥湾的“大西洋马尾藻带”。藻华导致海洋生态破坏、海岸线污染及经济损失,但其生
自2011年以来,北大西洋热带海域持续爆发由三种基因型马尾藻 (S. fluitansIII、S. natansI 和S. natansVIII) 引发的大规模藻华,形成横跨非洲至墨西哥湾的“大西洋马尾藻带”。藻华导致海洋生态破坏、海岸线污染及经济损失,但其生
科学家们发现了潜伏在海水中的 200 多种新的巨型病毒,这些病毒不仅有助于塑造海洋生态系统,还有助于纵藻类的光合作用。这些曾经在科学界几乎看不到的大型病毒现在正在使用强大的超级计算和一种名为 BEREN 的新工具被曝光。通过研究这些病毒,研究人员希望预测有害的
据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关注》,5月24日晚8时,深圳大鹏新区沙鱼涌沙滩上,大量虾蟹集体涌向岸边浅滩,有游客花了2个多小时捡到100多斤,当晚拿回家煮海鲜粥。相关视频引发不少关注。
显微镜下的米氏凯伦藻 (Karenia mikimotoi)。这种藻类在藻华爆发时,会成为杀死许多海洋生物的罪魁祸首。图源:佛罗里达鱼类与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FWC Fish and Wildlife Research)
2025年3月,南澳大利亚的多处海滩上接连出现异象:大量鱼类、章鱼甚至珍稀的“海龙”——叶海龙搁浅死亡,不少冲浪者和游客也报告称出现喉咙刺痛、咳嗽、眼睛不适、头晕和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些人中有的是刚刚游完泳,有的甚至只是待在沙滩附近,吸入了海风中的海水飞沫。这一
3月29日,50只人工繁育的“天府新区籍”绿海龟从成都极地海洋公园启程前往海南,计划于4月下旬在西沙群岛进行放流,这是公园第四次开展人工繁育绿海龟放流公益活动。活动当天,22位小朋友参与了海龟启程前的体检和登记工作,并成为2025年绿海龟公益计划的“海龟小小守
3月29日,50只人工繁育的"成都籍"绿海龟从成都极地海洋公园启程前往海南,计划于4月下旬在西沙群岛进行放流,这是公园第四次开展人工繁育绿海龟放流公益活动。活动当天,22位小朋友参与了海龟启程前的体检和登记工作,并成为2025年绿海龟公益计划"的海龟小小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