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Grok4对决GPT-4o:谁才是AI王者?
当马斯克高调宣称Grok4"碾压所有研究生"时,OpenAI的GPT-4o却用实际表现给了当头一棒!这场科技巨头的AI对决,胜负早已藏在用户体验的细节里...
当马斯克高调宣称Grok4"碾压所有研究生"时,OpenAI的GPT-4o却用实际表现给了当头一棒!这场科技巨头的AI对决,胜负早已藏在用户体验的细节里...
Windsurf:ARR (年经常性收入)4000 万美元,半年估值翻倍,差点被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Cursor (Anysphere):ARR5亿美元,估值99亿美元,创下SaaS历史上最快达到1亿美元ARR纪录(12 个月)Replit:ARR1亿
OpenAI靠AI大赚特赚,Meta、微软这些美国互联网巨头在AI项目上烧钱像不要命一样,而中国AI行业看起来活跃得很,实际上不少公司还在为怎么赚钱发愁。大家都说AI是未来,但弄来弄去,本土搞出的AI应用要不是收入撑不起折腾的花费,就是被迫把核心搬到国外。这差
过去,每一代GPT模型都标志着某种技术上的突破:随着参数规模扩大,GPT-3「涌现」出了GPT-2没有的智能水平;到了GPT-4,模型开始具有图像理解相关的多模态能力。相比之下,打磨了2年之久的GPT-5却显得有些「平庸」:OpenAI说GPT-5是个「博士」
一觉醒来,GPT又要进化了?!就在昨夜北京时间凌晨一点, OpenAI举办发布会,正式公布 GPT-5 ,号称是其迄今为止最先进人工智能模型。
这是OpenAI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升级,其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发布会上宣称,GPT-5的能力已从“大学生水平”跃升至“博士级专家”,并强调该模型在综合能力上已达到全球最高。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OpenAI正式发布GPT-5模型,举行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线上发布会。在发布会上,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将GPT-5描述为“迄今为止最智能、最快速且最有用的模型”。
2024 年初,Replit 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还不到 1000 万美元,而到了 2025 年,仅用九个月,它就突破了 1 亿美元大关。这条几乎垂直的增长曲线迅速在开发者社区引发关注。
年初那会儿,DeepSeek 横空出世,AI 圈子跟过年一样热闹。它凭啥这么火?除了开源够意思,五百多万的训练成本也惊艳了不少人。
开源项目 Cline 只靠“零利润、全透明”杀出重围:用户直接给模型付费,Cline 不收差价,却用极致透明换来 270 万次安装、三星 SAP 等巨头买单,并一举拿到 3200 万美元融资。
Conviction 投资的 AI 公司包括但不限于 Cursor、Cognition(Devin)、Mistral、Thinking Machines、Harvey 和 OpenEvidence 等。热门产品、基模、垂直赛道,几乎都囊括,可以说,是很资深的科
AI的规模和传统互联网不一样。以前说“规模大”就是网站访问量多。但AI的规模大,意味着每天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处理上亿次昂贵的智能计算,这可是个完全不同的挑战。
今天,谷歌正式发布了 Gemini CLI ,这是其 AI 助手在终端环境下的一个版本。这款工具的亮点在于其非常慷慨的免费使用配额:它支持每分钟 60 次、每天 1,000 次的模型调用。
Cursor第一次运行的时候,点击右上角↗️齿轮⚙️图标,先做一下配置:
今天,谷歌正式发布了 Gemini CLI ,这是其 AI 助手在终端环境下的一个版本。这款工具的亮点在于其非常慷慨的免费使用配额:它支持每分钟 60 次、每天 1,000 次的模型调用。
据TechCrunch统计,截至6月18日,美国已有24家AI初创公司完成了单轮超亿美元融资,表面上看,这一数据与去年几乎持平。
这里没有食物、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浏览器、没有APP,只有一台预装AI工具的联网电脑、一部非智能手机、一瓶饮用水和100元生存资金,他们将在这个封闭房间里依靠AI工具生存72小时。
本期会议聚焦AI Coding技术架构与最佳实践,探讨大模型时代AI辅助编程对研发效率的提升和研发范式的重塑,来自百度、阿里、腾讯、AfterShip等行业前沿公司的AI Coding方向的产品技术专家,将分享文心快码、通义灵码、CodeBuddy、Curso
我几乎尝试了所有主流工具——从GitHub Copilot起步,到GPT、Claude、Cursor、Windsurf,甚至测试了Gemini和小众模型,试图找出最优解。
2025年6月4日,Cursor正式发布1.0正式版,标志着Cursor从测试阶段走向成熟。这次更新增加了BugBot自动代码审查、后台Agent全面开放等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更智能、更高效的编程体验。6月11日,2025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在北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