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化X商业”共生体,激活三千年城脉稀缺界面
城市更新浪潮之下,成功的更新项目如石库门焕新海派时尚的“上海新天地”,骑楼重塑西关府印象的“广州永庆坊”,川西民居活化市井生活的“成都宽窄巷子”等等,因深度绑定一座城,给人们烙印下深刻印象。
城市更新浪潮之下,成功的更新项目如石库门焕新海派时尚的“上海新天地”,骑楼重塑西关府印象的“广州永庆坊”,川西民居活化市井生活的“成都宽窄巷子”等等,因深度绑定一座城,给人们烙印下深刻印象。
“可能要撤店了,撑不住了”,一餐饮人这样说道。2024年进了商场,做正餐,前前后后投了150多万,但开业至今,人流量一直没上来,持续性亏损,“实在是撑不住了”。
“可能要撤店了,撑不住了”,一餐饮人这样说道。2024年进了商场,做正餐,前前后后投了150多万,但开业至今,人流量一直没上来,持续性亏损,“实在是撑不住了”。
一线城市的商业竞争,向来不讲“道理”,诸多港资、头部商业地产商上演着“卷生卷死”的“商业剧”,在“强者恒强”且存量过剩的外表下,不少商业项目陷入“同质化”的陷阱。
4月22日,在新京报主办的“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上,新京智库发布《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及《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5)》。郑州首次入围《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5)》榜单,位列第13名。
在郑州商城遗址的考古现场,当青铜方鼎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考古队长老陈的手都在颤抖。这座沉睡了3600年的都城,正用它斑驳的城垣向世人诉说着一个王朝的崛起密码。作为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定都的亳都,这里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更藏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原始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