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

清华团队合作实现含水聚酰胺膜三维纳米结构观测

反渗透(RO)膜技术主导的海水淡化和污水再生回用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O膜技术的核心在于能够分离水和盐等溶质的半透膜,聚酰胺薄膜复合膜(TFC)材料分离效率优异,在RO工艺中应用广泛,但其表面结构在溶胀条件下的三维纳米尺度形态以及其与膜传质过程的

清华 纳米 囊泡 纳米结构 聚酰胺 2025-05-07 21:47  4

清华大学Science子刊:首次实现含水聚酰胺膜三维纳米结构观测

反渗透(RO)膜技术主导的海水淡化和污水再生回用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O膜技术的核心在于能够分离水和盐等溶质的半透膜,聚酰胺薄膜复合膜(TFC)材料分离效率优异,在RO工艺中应用广泛,但其表面结构在溶胀条件下的三维纳米尺度形态以及其与膜传质过程的

清华大学 纳米 纳米结构 science子刊 聚酰胺 2025-05-05 08:01  4

多级纳米结构纤维复合材料实现近红外/紫外/X射线多波段电磁防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干扰在医疗、高端电子器件以及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电磁波(EMW)可能对人体健康、精密仪器及通信系统造成干扰。其干扰形式既可以表现为单一波段,也可能由多个波段叠加形成复杂的辐射环境。然而,现有屏蔽材料多针对特定频段设计,

x射线 纳米结构 近红外 多波段 多波段电磁 2025-04-28 17:06  7

仿生变色,登上Nature系列综述!

生物体通过多种着色机制(包括色素沉积、生物发光和结构色)来增强生存和繁殖成功率。这些色彩策略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伪装帮助躲避捕食者,警戒色用于威慑天敌,而鲜艳的色彩展示则能吸引传粉者和潜在配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物体能够响应环境刺激而动态改变颜色,这

光学 色素 纳米结构 结构色 光子晶体 2025-03-30 07:59  10

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高性能柔性n型有机-无机复合热电纤维的纳米结构

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固态转换,对解决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热电材料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柔性热电材料可以利用塞贝克效应将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差(ΔT)转化为电能,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评价热电

纳米 纤维 纳米结构 pedot 热电纤维 2025-03-28 17:49  7

超快速充电和超稳定的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因其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而在电网储能和低速电动汽车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的石墨负极在SIBs中效果不佳,因为钠嵌入石墨化合物的储钠容量极低,不足35 mAh g-1。这一限制促使研究人员寻找能够提供高

电池 负极 纳米结构 gcd nvp 2025-03-27 10:13  7

安农大叶冬冬/浙大朱书泽/西交大宋建伟《自然·通讯》:梯度全纳米结构气凝胶纤维突破隔热与机械性能极限

轻质纳米多孔气凝胶纤维因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在个人热管理、建筑节能及极端环境防护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这类材料通过内部丰富的纳米孔隙结构(孔隙率>90%)有效限制空气分子碰撞、延长热传导路径并增强界面热阻,从而在超低密度下实现卓越隔热性能。然而,传统湿法纺丝技术

气凝胶 纳米结构 安农大 宋建伟 朱书 2025-03-12 07:54  10

日德科学家提出具有导电性能的自组织纳米结构

在寻找有用材料的过程中,值得仔细研究最小的结构:纳米级材料有时具有独特的性质,例如在电导率方面。这些包括纳米碳,如球形 C60分子、纳米管和二维石墨烯。理论考虑还预测了由碳环制成的带状化合物的有趣特性。例如,它们可以用作光电元件或“自修复材料”,其分子自组装成

纳米 纳米结构 日德 2025-02-06 18:26  13

超轻、高强度航空航天纳米结构3D打印材料

南极熊导读:纳米结构材料处于超材料设计的前沿,并已在多种当代应用中设定了机械性能的基准。然而,具有常规拓扑的传统纳米结构设计表现出较差的应力分布并导致过早的节点失效。因此,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开发更加复杂和优化的结构,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用性。

3d打印 航空航天 纳米结构 2025-01-31 16:09  13

像钢一样坚固像泡沫一样轻 AI 为太空和运输提出了新的材料

传统的车辆材料选择很小:在所有情况下,首先,您必须考虑重量并在强度和轻便之间寻找折中方案。3D 打印的出现为该领域翻开了新的一页,由于“支柱”的复杂内部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其强度的情况下减轻部件的重量。机器学习将打开下一页,帮助预测材料的最佳纳米架构以实现最大强

太空 运输 纳米结构 2025-01-26 20:2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