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达人|八旬老人让废旧材料焕然“艺”新
形态各异的微缩茶具,小巧玲珑的手工象棋,精雕细琢的高铁模型……在通州区临河里街道东方玫瑰小区86岁的陈宝瑾老人家中,珍藏着上百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退休26年来,陈宝瑾坚持践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用巧手和巧思,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和幸福晚年
形态各异的微缩茶具,小巧玲珑的手工象棋,精雕细琢的高铁模型……在通州区临河里街道东方玫瑰小区86岁的陈宝瑾老人家中,珍藏着上百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退休26年来,陈宝瑾坚持践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用巧手和巧思,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和幸福晚年
从巍峨矗立的燃灯塔到铭刻岁月的通州古城墙遗址,从思想先驱李卓吾墓到漕运地标大光楼,蒙曼教授在抖音平台发布的四期小视频单条点击率过万,她用学者特有的历史纵深感与人文温度,将通州这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故事娓娓道来。四期精心策划的内容串起了千年漕运文脉,完成了一场跨越
今天,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在通州生根发芽、历久弥香的17种运河味道。从散发着草木清香的串茶,到醇厚醉人的运河漕运烧锅酒;从传承百年风味的通州“三宝”,到融合宫廷秘味与现代创意的椒麻鸭翅;再到凝聚着千年医道智慧的中医非遗疗法……茶香、酒香、药香、美食香,这些香韵袅袅
5天的假期,120小时的时长,您怎么度过?今天明天两天,我们将向您全方位推荐副中心不容错过的假期活动、特色景点以及交通、停车、美食等实用信息。
4月26日晚,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播出了《2025北京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举行》的新闻。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为了丰富市民游客的假期出游选择,北京通州从今天起,推出2025年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活动都有哪些亮点,来看总台记者今天上午从活动现场发回的报道。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为了丰富市民游客的假期出游选择,北京通州从今天起,推出2025年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活动都有哪些亮点,来看总台记者今天上午从活动现场发回的报道。
2025通州开漕节系列城市活动将于4月26日启幕,以“通漕天下,开运大吉”为主题,将举办开漕盛典、光影秀、非遗展演等一系列活动,解锁大运河新玩法,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运河上的通州”独特魅力。
“面人汤”面塑技艺是通州本土的国家级非遗,手艺精细可谓方寸之地显魔法,如今“面人汤”的后代正在想办法将其融入现代艺术中;而北京绢人第三代传承人唐燕想让北京绢人变成中国的“芭比娃娃”;绢花第四代传承人杨秀芬在恪守老手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其产品登上蛇年春晚、北京奥
4月10日,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2025年城市副中心‘赏花+’特色主题文旅路线探访采风创作活动”中,吸引了众多来自京津冀的影像爱好者、媒体记者、网络大V等共同参与。
通州区的107项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类的项目超过半数,今天我们挑选了其中40项手工技艺。细金丝、嫩草梗、硬骨头……传承人用各自独有的技艺,让这些材料变成栩栩如生的作品。这些技艺有的曾是皇家专享,有的流传千年,唯有刻苦练习与坚定恒心才能练成。
目前通州全区已建成开放各类公园57处,总面积达6000余公顷。副中心,这座绿色之城,正朝着花园之城迈进。(赏花攻略点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