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论真草的形质和情性之辩证平衡|孟云飞专栏181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这段关于真书与草书的平衡关系,对书法创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这种平衡不仅是技法层面的要求,更是书法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这段关于真书与草书的平衡关系,对书法创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这种平衡不仅是技法层面的要求,更是书法
晚近围绕亚里士多德形质论的许多哲学争论,是为了在笛卡尔式二元论与机械物质主义之间寻求一个更好的现代宇宙观。亚里士多德形质论本是为了克服柏拉图二元论,但因为其固有的形式优先的特点,而常常陷入新的二元论模式。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文质论传统与形质论有非常类似的理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