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高表达肺癌新药临床试验:ADC药物MK-2870联合帕博利珠单抗
注射用MK-2870(亦称为SKB264,芦康沙妥珠单抗)是由默沙东与科伦博泰联合开发的靶向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早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了MK-2870在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注射用MK-2870(亦称为SKB264,芦康沙妥珠单抗)是由默沙东与科伦博泰联合开发的靶向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早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了MK-2870在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最高且致死率第一的恶性肿瘤。约半数新发乳腺癌确诊于65岁以上女性,随着老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衰弱老年患者的疾病管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带来了变革,但老年患者在临床研究中的低代表性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赵洪云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全球首个B7H3靶向ADC药物YL20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B7H3 ADC药物YL201在小细胞肺癌(SCLC)、鼻咽癌(NPC)、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以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难治性肿瘤中的疗效显著,客观缓解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均超过现有标准治疗,且安全性可控。上述研究结果已于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赵洪云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全球首个B7H3靶向ADC药物YL20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这是全球首次B7H3靶向药物在实体瘤的研究结果报道,还是首个报道的肺淋巴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赵洪云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全球首个B7H3靶向ADC药物YL20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这是全球首次B7H3靶向药物在实体瘤的研究结果报道,还是首个报道的肺淋巴
复旦张江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将战略性聚焦于光动力技术领域,并持续推进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研发与产业化。公司在光动力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将加大投入推动该技术的全方位发展。ADC药物研发项目虽然面临激烈竞争,但公司依旧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将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赵洪云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全球首个B7H3靶向ADC药物YL20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这是全球首次B7H3靶向药物在实体瘤的研究结果报道,还是首个报道的肺淋巴
胃癌作为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死亡率虽在近年来因早筛、早诊及综合治疗理念的推进而有所下降,但仍占据全球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胃癌治疗策略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胃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为推动我国胃癌诊疗的规范化建设,加强不同区域
3月24日晚间,科伦博泰(06990.HK)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收19.33亿元,同比增长25.5%;毛利12.74亿元,同比增长67.8%,毛利率提升至65.9%。
3月24日晚间,科伦博泰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成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报告显示,全年营收19.33亿元,同比增长25.5%;毛利12.74亿元,增幅67.8%,毛利率提升至65.9%。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是一种由靶向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或者肿瘤相关抗原(TAA)的抗体(Antibody),通过连接子(Linker)与高活性细胞毒性载荷(Payload)精准偶联而成的创新生物治疗药物。
第19届圣加伦(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 2025)于2025年3月12日~15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多位中国乳腺癌领域专家奔赴维也纳,共同参与了这场春天的盛会。会上,肿瘤瞭望特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肖志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宋振川教授、
近日,专注于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的映恩生物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准备在港股市场展翅高飞。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生物科技公司,凭借其创新的ADC技术和差异化的药物管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是一种结合靶向治疗与化疗的创新药物,旨在精准杀灭癌细胞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被称为精准爆破癌细胞的“生物导弹”,兼具传统小分子化疗的强大杀伤效应及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
中信证券指出,PD-L1 ADC药物兼具免疫治疗药物和靶向ADC的双重功效,潜在可触及市场规模有望对标全球超过500亿美元的免疫治疗药物。多个美国市场高发的癌种PD-L1阳性率超过50%。辉瑞公司的PD-L1 ADC已经在NSCLC、HNSCC重度经治人群展现
我常和我的患者们强调,肿瘤现在已经成为了慢性疾病,随着癌症治疗领域的新突破,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治疗希望。去年柳叶刀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一款被誉为 “癌症导弹” 的 ADC 药物,正成为肿瘤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它真的能成为癌症病人的救星吗?
消息面上,3月11日,药明合联宣布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AbTis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MOU)。根据协议,药明合联将纳入AbTis的先进定点偶联技术平台AbClick。该技术平台通过亲和肽辅助,实现精准高效的抗体-药物偶联。药明合联将依托其广泛的全球客户网络,全力
消息面上,3月11日,药明合联宣布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AbTis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MOU)。根据协议,药明合联将纳入AbTis的先进定点偶联技术平台AbClick。该技术平台通过亲和肽辅助,实现精准高效的抗体-药物偶联。药明合联将依托其广泛的全球客户网络,全力
2025年3月,研究人员在2025年ESMO靶向抗癌治疗大会(ESMO TAT 2025)上公布了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共同开发的ADC药物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商品名:Enhertu,代号:DS-8201)联合或不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