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人女导演,拍出了不一样的《黑镜》
今年,全球口碑剧《黑镜》迎来了它的第七季。这部一度被人们称为「神剧」的连续剧,从2011年播出时就确定了科技与人类交互的主题,豆瓣上,有超过40万人共同为《黑镜》第一季打出了9.4分的高分,人们津津乐道其中的英式幽默,还有那些暗黑甚至极度讽刺的部分。
今年,全球口碑剧《黑镜》迎来了它的第七季。这部一度被人们称为「神剧」的连续剧,从2011年播出时就确定了科技与人类交互的主题,豆瓣上,有超过40万人共同为《黑镜》第一季打出了9.4分的高分,人们津津乐道其中的英式幽默,还有那些暗黑甚至极度讽刺的部分。
《黑镜》起初是英国电视4台与美国Netflix联合出品的科幻单元剧,通过独立的科幻故事,涵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社交媒体操控等议题,展现科技的阴暗面,以及它对人类情感、道德和社会结构的冲击。
2011年,英国三集迷你剧《黑镜》一问世,就以对未来社会的反乌托邦想象掀起讨论狂潮。其中,无论是英国首相被威胁与猪发生性关系并进行全国直播的情节,还是未来社会只能依靠骑固定自行车以换取“里程”的设定,无不加剧了人们内心对于技术的惊惧。
在最近回归的第七季《黑镜》中,第三集《梦幻酒店》(Hotel Reverie)收获了最高的讨论度和好评。这是一集不太“黑镜”的《黑镜》:柔软、诗意,但不失决心和力量,被称为整季里最细腻的一集,在一些评论中,这种细腻被归结为一种“东方气质”。
《梦幻曲》的钢琴声响起,屏幕上,大明星布兰蒂缓缓举起那部红色电话机,和她在黑白电影世界里相知相识的爱人通上了话。这让人潸然泪下的情节是不久前播出的《黑镜》第七季第三集《梦幻酒店》结尾的一幕。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一集出自一位中国导演Haolu Wang(王昊鹭)
“黑镜”之名,总召唤着晦暗的当代屏幕世界,但黑色平面上的人类镜像,其实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走到夜晚的水边,也能借着月光看见类似的幻影,他们渐渐知道那是自己的形象。在最前沿的事物里,也蕴含着我们许久以前就曾拥有的东西。
与此前几季被普遍评价为“走下坡路”相比,第七季的《黑镜》收获了大半好评。“为气势较弱的前两季扳回一城”“回归应有的水准”成为国内外媒体评论中常见的标题。
《梦幻酒店》是《黑镜》第七季讨论度最高的一集,人们惊讶的还有,这集的导演是新生代华人女导演王昊鹭。这是王昊鹭最喜欢的一幕:多萝西的意识决定夺回命运的主动权,有了向死而生的力量。哪怕她只是一个由AI复刻的已故女星,但她的灵魂被布兰迪看到了。两人的爱有了平等的灵魂
第一集《普通人》极尽冷静地讲述了一个近在眼前的当代恐怖故事:永远在升级的订阅服务费,以及越来越脆弱的日常生活。剧中,女主人公因身患绝症而接受了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她的部分意识被保存在云端,由此维持生命,代价则是需要按月缴纳云端订阅费。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疯癫亚当三部曲》等社会科幻小说的作者)曾这样区分正统科幻小说和推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正统科幻小说中的技术目前尚无法实现,比如穿越虫洞,而《我们》和《1984》等推想小说则将现有的科技
结婚纪念日,开着一辆不知道几手的Volvo240(该车型首发于1974年),吃了一顿汉堡,住了一晚旅馆,就算是庆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