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一例双腔管插管失败患者的思考
甲苯磺酸瑞玛唑仑16mg、环泊酚24mg、舒芬太尼30μg、罗库溴铵50mg、可视喉镜下置入35#(左侧)双腔气管插管,置入顺畅,无明显阻力,套囊充气后接呼吸机。
甲苯磺酸瑞玛唑仑16mg、环泊酚24mg、舒芬太尼30μg、罗库溴铵50mg、可视喉镜下置入35#(左侧)双腔气管插管,置入顺畅,无明显阻力,套囊充气后接呼吸机。
医学上,“异物”指滞留于喉、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物体,在3岁以下婴幼儿中尤为常见。儿童气道异物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其可危及生命,需手术取出。尽管异物取出术有多种麻醉策略和通气方法,全身麻醉下硬质支气管镜检查仍是减少并发症的常用手段。然而,此类病例中全身麻醉的最
我国是全球房颤第一患病大国,房颤是引起心源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以上的血栓形成于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是房颤患者预防心源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案。左心耳封堵器有效避免了心耳内的血栓问题,然而封堵器本身由于金属和疏水聚合物材料的生物和血液相容
正是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推动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孔祥清教授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血管里不断“绣出”生命奇迹。
关键事件:厦心医院王焱教授团队联合企业研发的瓣膜介入手术机器人,于 2023 年 12 月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二尖瓣 TEER 治疗,2024 年 5 月再次成功开展相关手术,累计已完成 5 例机器人辅助 TEER 手术病例。临床数据:5 例重度 MR(4+
几天前,一场“无痕”手术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悄然完成。23岁的刘慈(化名)接受了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术。这种能在完成任务后自行分解的装置,实现了“植入无残留,补心不留痕”,也为无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