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的《论语》漂流史!本周日,戴卫红老师为您讲述一部跨越国界的儒学教科书
5月18日,孔学堂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研究员戴卫红老师讲学,主题为《出土文献所见三至九世纪在东亚的传播》。敬请关注、参与和传播。
5月18日,孔学堂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研究员戴卫红老师讲学,主题为《出土文献所见三至九世纪在东亚的传播》。敬请关注、参与和传播。
5月18日,孔学堂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研究员戴卫红老师讲学,主题为《出土文献所见三至九世纪在东亚的传播》。敬请关注、参与和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变成一种“实践能力的明证”已经在事实上实现并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会通。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马克思主义决不可能绕开中国本土文化而能够在中国扎根、开花和结果。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
在金朝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中原大地早已是一片文化多元的景象。自秦汉以来,儒家思想虽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历代王朝正统的主流思想,但随着汉末谶纬迷信的泛滥,其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原有的各种社会政治功能,如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证明、为君臣父子和各种社会关系提供特定的行
朱熹,一直是“道德”的典范,在儒学中的地位非常之高,自朱熹在宋高宗时期开始,他不断锤炼思想,任职民间基层,看遍人生百态,又拜师李侗,继承了北宋“二程”的思想精髓,最后孕育出了一套跨时代的理学体系。
从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到如今山东以开放姿态联通世界,这片儒家文化发源地正以“和而不同”的智慧,在经济、科技、新质生产力等多领域架起国际合作桥梁,成为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山东样板”。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脱颖而出,李孟便是其中之一。1255 年,李孟出生于潞州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自幼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七岁时便能挥笔成文 ,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远超同龄人,这让周围的人都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自从文章出现以来,如何将这座符号系统书写得更美更好看,就是人类要面对面一大难题,这一点对于所有古文明来说都不例外。不过最后真正将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一种典雅华美的高尚艺术体系的,就只有我们华夏文明。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辖区群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4月24日上午,儒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纪委、人社、妇联、关工委、团总支、网格中心、卫健等条线联合市邮政局组织开展主题为“保护知识产权 推动社会进步”的宣传活动。
解读“祖天之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4.23“世界读书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温海明,带你走进儒学经典《中庸》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对外发布了讣告,告知单承彬教授于4月16日6时9分因病在济南逝世,4月18日上午10点30分在济南市第二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
围绕程先生的归国和济州大学筹建“太和”儒学研究院一事,作者措置裕如地安排一众知识分子精英登场,在妙思纷集、知识密度很高的对白中,严肃地思考化入伦常日用的儒学之命运,思考思想者在信息与消费主义至上的日常中的自由与担承的问题。小说中描写的三代知识分子在思想结构上大
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生命力,是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学者对此议题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并留下了众多成功的实践案例,其中泰州学派尤为值得关注。泰州学派借助其创新性的哲学批判与经学转化,成功激活了传统儒学的生命力,使得这一新形态的儒学价值观念,深
乡村儒学作为颜炳罡先生首倡并躬身实践的文化事业,十余载筚路蓝缕,也是一项把儒学的论文写在山东大地、中华大地上的高尚的事业。这项事业的发轫,可追溯至至圣先师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的泗水乡村。颜先生以学术热忱践行知行合一之精神,在田野阡陌间播撒儒学火种,终使乡村儒
2015 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震惊了考古界。这座沉睡了 2000 多年的王侯陵墓,不仅出土了金器、玉器等奢华文物,更在主椁室的西墙位置,发现了一扇高约 80 厘米、宽约 40 厘米的漆木屏风。
2025年3月24日,社区文化书院与乡村儒学讲堂发展研讨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党校举行。本届研讨会由曲阜师范大学乡村儒学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颜炳罡主持,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与社会组织的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乡村儒学体系化建设展开深度对话。与会发言嘉宾包括山
中唐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文化撕裂。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与道教在统治者的扶持下蓬勃生长,至唐代已形成“家家斋戒,户户诵经”的盛况。佛寺道观占据大量土地,僧侣道士“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导致“农桑日废,赋税日减”7。更为严峻的是,佛道思想对儒家伦理的消
安靖如(Stephen C.Angle),美国著名汉学家,1987年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研究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精通中文与日语,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尤其是现代(19、20世纪)中国思想和儒学传统,以及当代西方道德心理学、元伦理学、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算起,有3300年以上的文字记载。经过原始的卜巫文化之后,从春秋到清末2500年中,以儒学为主轴,经历了四次演变:先秦的百家争鸣,汉代的独尊儒术,唐代的儒佛并重,宋代和明代的理学。清末以前,华夏文化为列代帝王服务,当时的经济基础是农
儒学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其中唐宋之际的变革尤为明显。唐宋之际的儒学变革指汉唐儒学转型为宋明理学,这种转型可以通过儒学涉及的相关内容体现出来,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唐代的韩愈和李翱、宋代的程颢和程颐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