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浴血荣光》讲的什么故事,八个字:朱德挽狂澜于既倒
《浴血荣光》刚播就被骂"神化伟人",但翻开真实历史,朱德带八百残兵进山的过程比电视剧更震撼。有人觉得革命剧都在"造神",可当年南昌起义失败后,连叶挺都认为"上山打游击是土匪行径",朱德硬是把散兵游勇带成开国将帅班底。最近某些自媒体说"三河坝阻击战是编的",但党
《浴血荣光》刚播就被骂"神化伟人",但翻开真实历史,朱德带八百残兵进山的过程比电视剧更震撼。有人觉得革命剧都在"造神",可当年南昌起义失败后,连叶挺都认为"上山打游击是土匪行径",朱德硬是把散兵游勇带成开国将帅班底。最近某些自媒体说"三河坝阻击战是编的",但党
1936年的川西高原,烈日如火,大地被烤得滚烫。在这片荒芜的草原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正驮着一位身着破旧军装的老人,在狂风中奋力疾驰。他的身影在尘土中若隐若现,仿佛在与时间赛跑。这位老人,正是红军总司令朱德。而他此行的目的地,是红二、六军团的驻地——一场关乎红军未
震撼世界的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军队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实践地。习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把八一南昌起义定为"三个伟大事件"。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游击战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成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关于 “游击战之父” 的归属,却存在一些错误言论。有人无端声称游击战是朱德发明的,这种说法严重违背历史事实。事实上,毛泽东才是当之无愧的 “游击战之父”,他所创立的游击十
邓小平在同阿拉伯利比亚代表团会谈时指出:双方对某些问题看法不一致没有关系。有些问题是要由实践来证明的,双方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允许我们继续考虑,继续观察。即使是最亲密的国家之间,也不可能对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们同各国朋友打交道,总是采取这样一个原则,求同存异
1955年4月14日那晚上,天还没黑透,北京的春风就叫人有点分不清是冷是暖!卫立煌一身整整齐齐的中山装,神色里有点市井的拘谨,他和夫人慢慢踱进宴会厅。门口站着的人几乎都能一口叫出他名字,但他们已经不是国民党的什么下属,而是即将成为共和国元帅的八位将领。桌面上几
1976年的中国,风雨如晦,动荡不断。那一年三位共和国奠基者相继离世,可毛主席的去世,却像石头落入大海,激起波澜无数。世界为之一滞,真有这么大吗?谁能料到,这消息竟然让全球都屏住了呼吸?
话剧演员,那时候的娱乐形式比较少。话剧表演一方面起到娱乐的作用,一方面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提起张申府,当下很多人可能不知其为何许人,但他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无法绕过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中共早期重要成员,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起到关键的联络作用。他一生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有着较深的渊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负气退党,并于新中国成立后被划为右派,政
毛岸英是毛主席期望最高的孩子,小的时候,毛岸英流浪上海街头,见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来到延安,由于这里没有特别好的教育条件,毛岸英便在组织的安排下,远赴苏联,进入莫斯科列宁政治军事学院读书。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
1949年9月30日的夜里,北京微有凉意。毛泽东刚跟中央几位领导讨论了第二天开国大典上要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回身进办公室,落座,摊开一叠文件。他的习惯本就这样,夜里批改材料,白天偶尔在沙发上合眼,夜色安静时思路反倒清晰。你要说紧张他好像也
毛主席 朱德 李家骥 李银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5-06-09 12:47 10
1937年1月12日,史沫特莱的到访被当作一件要紧之事。她在一群红军士兵的护送下,穿过了地势起伏、道路坎坷的山间小道,最后到达了陕北。彼时,这片区域是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根据地,处于国民党直接控制范围之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海河防潮闸除险加固工程,作为国家150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历经两年多精心建设,已圆满完工。华丽蜕变的海河防潮闸再次傲然屹立于海河之滨,自信昂扬地继续书写着守护与奉献的篇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革命年代多少英烈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可知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却未为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题词?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深意?
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起点和代价都赤裸裸地摆在那——土地革命、抗日、解放战争,一次次硬仗拼下来的江山!确实,他们带着成百上千万人的希望和牺牲,把新中国拱了出来。新中国立了足,接着又是一连串大动作抗美援朝、搞大炼钢铁、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眼下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
1965年,朱德同志忙碌了一整天,很晚才得以休息,然而他睡得并不安稳,心里隐隐约约有些不安的感觉。到了深夜,一通紧急电话把他从睡梦中叫醒——打电话的是女儿朱敏工作上的上级领导,大半夜打电话肯定是有紧急的事情要告知。谁能想到,朱德刚一接通电话,脸色就瞬间变了……
1976年北京,护士刚给朱德换完输液瓶,就听见走廊传来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这种带着战场节奏的步子,在北京城里可不多见。
在全国悲痛时刻,90岁高龄的朱总司令,不顾自己的病痛,颤抖着双腿赶到总理的灵前,泪流满面向老战友慢慢举起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手,向他的入党申请人敬了最后一个军礼。然后握着邓颖超的手,表示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