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种高压室开关柜语音报警装置专利,实现高压室开关柜异常状况报警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压室开关柜语音报警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705055 U,申请日期为2024年5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压室开关柜语音报警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705055 U,申请日期为2024年5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直流屏运行状态智能监控模块”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691439 U,申请日期为2024年5月。
南水北调工程跨度大,耗资超3000亿元,可谓世纪工程,自2014年通水以来,已悄然改变了中国的水资源版图。那这笔3000亿的巨额投资究竟花在了哪里呢?真的值得吗?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王潇 通讯员高志轩 梅晓)3月27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条例》。该条例是全国首个专门规范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地方性法规,将于5月1日起施行。
3月27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条例》《河北省实施办法》的有关情况。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乔书平、法工委副主任刘
在第三十三个“世界水日”来临之际,共青团湖北省十堰市委联动“京津冀豫鄂”15座重要节点城市,组织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青少年守水护水节水主题巡讲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感悟南水北调精神的伟大力量,催生“共护水源”的行动自觉。(3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四千年前,大禹一铲地针开龙门山,洪水驯服成江河;四千年后,南水北调的巨龙蜿蜒千里,干渴的华北平原喝上了长江水——中国人似乎总在干一件“逆天改命”的事:挖河!
在第三十三个“世界水日”来临之际,共青团湖北省十堰市委联动“京津冀豫鄂”15座重要节点城市,组织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青少年守水护水节水主题巡讲,引导广大青少年感悟南水北调精神伟力、促生“共护水源”行动自觉。
“今天我们聆听了水源地巡讲团讲述了南水北调伟大工程,也感受到水源地人民为了守护一库碧水所付出的努力。希望我们鄂豫携手,广泛播撒守水护水节水爱水的种子,共同凝聚守护生命之源的强大力量。”河南省少工委副主任、鹤壁市总辅导员郑爱芬老师在河南省鹤壁站巡讲结束后,感慨的
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工程。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协同发展的战略号召,团武清区委、武清区少工委承接由团天津市委、天津市少工委、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少工委主办的“守护一泓清水 共建文明河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青少年守水护水节水主题
经过1432公里的路程,祁昊和他的团队终于到达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1968年,随着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建成蓄水,均州古城永远沉睡在了碧波之下。想要拍摄到古城,需要下潜近50米,这是国内水下摄影携带大型专业水下电影摄影机潜入到的最大深度。
南阳是医圣故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发展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市在“两山论”的引领下,牢牢扛稳“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的同时,深化京宛合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开启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征程。
祁昊是来自北京的顶尖水下摄影师。一次偶然,他在北京尝到了来自湖北丹江口的鱼,让他萌生想法:到这条鱼的故乡去看一看。湖北广播电视台《水下的故乡》摄制组和祁昊一起,从首都北京出发,驱车千里,从北到南,到湖北丹江口深处,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寻找万千移民们的水下故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已经默默服务了十年之久。2024年,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了全面通水的十周年庆典,这一国家级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十年间累计调水超过760亿立方米,为沿线40余座大中城市、惠及1.85亿人口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作为南水北调的源头,南阳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水源地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水脉即命脉,水脉即国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称其为“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阳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它不仅承载着国家战略的重任,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文旅融合新时代下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深耕区域特色,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创新路径,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高校担当。
近日,由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主办的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南水北调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汪安南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张建云院士、王浩院士、康绍忠院士、中国科学院倪晋仁院士以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国家水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一项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旨在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一伟大工程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生物入侵的“高速公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