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红旗渠精神 锚定美丽乡村目标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为确保农田灌溉用水顺畅。连日来,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孙庄街道夏岔村干部群众发扬红旗渠精神,锚定美丽乡村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动员干部群众投身环境整治攻坚战,突击对村内渠道、河道进行 “美颜升级”,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助力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为确保农田灌溉用水顺畅。连日来,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孙庄街道夏岔村干部群众发扬红旗渠精神,锚定美丽乡村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动员干部群众投身环境整治攻坚战,突击对村内渠道、河道进行 “美颜升级”,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助力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4月21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太行山巅,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太行红旗渠)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贾明哲和石晓东已经带着工具箱走进了“云上居”民宿。他们熟练地打开配电箱,手中的红外测温仪在每一个接线端子上停留。“A相接头温度偏高,需要紧固。”贾明哲对民宿负责人李建军说
中国经贸讯(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社副主编郝江华推荐,作者: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孟小岸)为弘扬“精忠报国”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书画艺术,厚植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的爱国情怀,一场意义非凡的国际性书画赛事盛大开启。此次“精忠报国杯”“中国国际书法美术作品
活动当天,学生们走进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苗苗农园。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迅速分组,以饱满热情投身劳动实践。翻耕土地、播散种子、轻扶幼苗、填土压实、细心浇灌,现场氛。
“这里是‘红旗渠精神代代传’青春思政课!青年们、同学们,上课!”今年是红旗渠主干渠通水60周年。4月27日,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堂特别的青春思政课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畔开讲。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4月22日上午,洹北社区在会议室组织开展"弘扬红旗渠精神"专题理论宣讲活动,社区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等20余人参加。
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河南省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深入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4月23日,北关区总工会结合'中国梦·劳动美'千场文化送基层活动,在洹北街道花南巷社区举办'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文艺汇演。此次活动通过文艺形式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劳
“开山咯——”雄浑激昂的林州号子撕破夜幕,在巍巍太行山间激荡回响。4月19日晚,安阳林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的舞台上,千盏追光灯如星河倾泻,照亮峭壁上腰系绳索、挥锤凿石的“修渠人”。光影交织间,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震撼启幕,将上千名观众瞬间带入跨越千年的精
“在这里,我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体悟精神,明白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把红旗渠精神刻进骨子里,用拼搏与汗水续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市第六中学七年级学生王苑丁认真地说。
2025年4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以《通水60年 红旗渠精神嵌入河南林州发展脉络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为题播发录音报道。详情如下:
“守了红旗渠10年,我还是经常被它的壮观和故事所感动。”长年累月在红旗渠上巡渠、护渠,今年54岁的护渠人原永林被称为“红旗渠上的画家”——他把红旗渠画在纸上、石头上、墙壁上,不久前,他完成了历时4年多创作的红旗渠百米长卷,准备向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献礼。
八百里太行,千峰如削。河南安阳林州市,“人工天河”红旗渠,引来清水绕山流。2025年4月5日,红旗渠迎来总干渠通水60周年。
八百里太行,千峰如削。河南安阳林州市,“人工天河”红旗渠,引来清水绕山流。2025年4月5日,红旗渠迎来总干渠通水60周年。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60年来,红旗渠精神深深嵌入河南林州的发展脉络。当地正通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不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八百里太行,千峰如削。河南安阳林州市,“人工天河”红旗渠,引来清水绕山流。2025年4月5日,红旗渠迎来总干渠通水60周年。
走过岁月,红旗渠通水60周年了。沉默如金的太行山做证,奔流不息的漳河水做证,60载风雨兼程,60年创业不止,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安阳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延伸出脚下的路。
上世纪60年代,河南安阳林县人民历时十年,在太行山腰凿出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为致敬这一精神丰碑,本次活动特别选取《河南日报》老摄影记者魏德忠深入一线拍摄的《巨斧劈开万仞屏》《凌空排险护渠安
今年是红旗渠通水60周年。60年来,红旗渠由一项水利工程嬗变一种民族精神,彰显它的神奇与美丽。它是一座丰碑,高耸在太行山巅,又屹立在人们心间;它是一条“人工天河”,流淌在太行山腰,又是一条精神长河,融入民族血脉;它是一部史诗,铭刻在太行山崖,又烙印在一代代逐梦
太行山巍峨耸立,红旗渠水浩荡奔腾。在嶙峋的山崖与浩瀚的苍穹之间,红旗渠宛如一条巨龙,穿越绝壁,用信念与汗水改写山河,铸就了一部气壮山河的人间史诗。它不仅是林州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3月15日至16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理想教育与“重走穆青路”高校联盟林州行活动举行,进一步传承红旗渠精神,追寻穆青新闻足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4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