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为笺粽香为墨:勾勒出文明流动的时代印记
端午粽叶的清香,顺着高铁轨道蔓延至神州大地。今年端午假期,全国铁路1000余个站车开展“我的铁路风景:美好旅途粽享端午”文化互动活动,让龙舟造型的拉花与非遗手作的荷包在车厢里相映成趣,使槲叶包裹的传统滋味与电子屏上的诗词问答同频共振。当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穿越
端午粽叶的清香,顺着高铁轨道蔓延至神州大地。今年端午假期,全国铁路1000余个站车开展“我的铁路风景:美好旅途粽享端午”文化互动活动,让龙舟造型的拉花与非遗手作的荷包在车厢里相映成趣,使槲叶包裹的传统滋味与电子屏上的诗词问答同频共振。当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穿越
从民间小戏到锣鼓书,从民间传说到剪纸艺术……三门峡民间文艺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筑牢艺术殿堂的基石,常青于“天鹅之城”的城市街巷和乡野田埂。
2025年端午节假期,文旅市场降雨不降温,栾川县以“山水+非遗”为特色,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端午文化体验与非遗传承文旅活动。假期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1.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全县文旅市场总体呈现以下亮点:
5月28日,郑州开往昆明的G1537次高铁列车上“粽香四溢”,乡村振兴端午文化专列温情启程。担当本趟列车的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客运段高铁四车队,乘务员把粽子制作食材、五彩绳、非遗文化和乡村农产品等元素带上列车,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与旅客共度美好旅
“蒸透的槲叶韧性最好,裹粽时叶背朝外才能锁住米香。”餐车非遗展台前,栾川槲包技艺传承人手持青褐色槲叶,向旅客演示祖传技法。来自郑州的旅客李先生一边记录一边感慨:“粽子也可以不用苇叶包,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穿过熊耳山江河分水岭隧道时,山风裹挟着槲叶特有的草木香涌入车窗。山麓的槲树正舒展着油亮的叶片,晨光里仿佛千万只翠绿的手掌在挥舞。这熟悉的气息倏然掀开记忆的封印——40多年前的端午前夕,我跟着母亲拿着竹篮穿行在这样的槲树林中,叶片摩擦的沙沙声和布谷鸟的鸣叫在山谷